跟痛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疗效较佳。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治疗。

1.减少局部压迫:可采用海绵跟垫、矫形鞋、石膏外固定。

2.局部理疗或热敷。

3.痛点封闭:用醋酸氢化考的松强的松龙12.5-25mg加1%-2%普鲁卡因0.5-2ml局部注射,每周一次,1-3次为一疗程。

4.外敷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5.消炎止痛类药应用。

6.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如骨刺切除、蹠腱膜附着处松解或胫后神经跟下支切断术。

概述

跟痛症(heel pain)为病名。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跟骨结节骨刺、跟部滑囊炎、跟下脂肪纤维垫炎等。本病多发生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大多数为慢性起病,常同时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病因病机

多由于长途跋涉或负重行走、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或行走时,足跟触于硬物上所致。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其与劳损退化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因有:

(1)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2)蹠筋膜炎;

(3)跟骨骨刺。

临床表现

1.跟部局部疼痛、肿胀、走路时加重。

2.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3.有时有其他畸形,为平底足等。

诊断依据

1.多于中年以上发病,跟部蹠面痛,走路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2.跟骨侧位X线片可能有骨刺。

诊断要点

①跟骨结节骨刺:起病缓慢,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常伴有平足畸形。足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有时可触及骨性隆起。跟骨侧位X片常显示跟骨结节前骨刺形成。

②跟部滑囊炎:常于一侧跟腱止点部疼痛,在行走、站立过久或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局部轻度肿胀、压痛,有时可触及捻发音;跟下滑囊炎多由外伤或长期摩擦形成,跟骨结节下方疼痛,轻微肿胀,深在性剧痛

③跟下脂肪纤维垫炎:常因跟部被硬物硌伤或长期受压引起。跟下疼痛、肿胀、压痛浅在。

针灸治疗

将鲜生姜切成0.3~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艾炷置姜上,灸患侧足跟、疼痛最明显处。待艾炷燃至将尽而足跟灼痛时,用姜片摩擦患部。

用药原则

1.在门诊治疗者以局部封闭、理疗和外敷活血通络中草药为主,可辅以消炎止痛药

2.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需应用抗生素和支持,对症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辅助检查

1.对在门诊治疗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中的一项或数项为主;

2.对需住院手术者,则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所有专案;

3.若需与跟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早期跟骨骨髓炎结核等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

2.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治疗跟痛症的穴位

治疗跟痛症的方剂

治疗跟痛症的中成药

跟痛症相关药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跟痛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跟痛症》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