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颧髎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权。别名兑骨。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太阳之会。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面横动、静脉。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功用

祛风镇痉清热消肿

定位

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穴区内有眶下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下颌神经肌支分布。

主治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斜刺0.5—1.0寸;可灸。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配伍应用

翳风合谷,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别名

颧髎、权髎、兑骨。

名称释义

颧髎。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颧髎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颧髎。

兑骨。兑,八卦中属金也。骨,水也。兑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理同颧髎名解。

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端,终点也。兑端名意指本穴气血性凉,运行到了小肠经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且位处小肠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故名兑端。

椎髎、权髎。椎,捶击之器。权,秤锤也。髎,孔隙也。椎、权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云气化雨归降地部,所降之雨如小椎或秤锤一般,故名椎髎、权髎。

手少阳太阳之会。本穴的水湿云气,除一部分化雨冷降外,其余部分则进一步吸湿并以云的形式横向下行听宫穴,外输水湿云气的横行特征同合于手少阳经气血特性,故为手少阳太阳之会。

文献摘要

《甲乙经》:肿唇痈,颧髎主之。

《铜人》:治口喎,面赤目黄。手少阳、太阳之会。

《大成》:主眼瞤动不止。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颧髎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颧髎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