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囊肿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取唇龈沟切口进入,剥离囊肿,以彻底切除囊肿壁为原则 。较小术腔可旷置,任健康肉生长填充。较大术较大术腔可用凡士纱条填充,从鼻腔引出,逐步抽撤;或周围组织如脂肪填充。  

疾病名称

鼻前庭囊肿  

疾病概述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之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中年女性患病较多,发病年令多在30-50岁。

病因分为:(1)潴留囊肿;(2)从胚胎期的面突接合处残留的表皮细胞发展而来,亦名球颌囊肿。经龈唇沟切口手术摘除囊肿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描述

鼻前庭囊肿位于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可分为潴留囊肿和从胚胎期残留上皮发展而来的球颌突囊肿。  

临床表现

1.大者可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 2.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触及弹性而柔软的肿块。 3. 合并感染则囊肿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显。  

症状体征

早期无自觉症状。囊肿长大后,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同侧可出现鼻塞,鼻内及上唇胀痛,咀嚼时尤甚。偶见上颌部或额部有反射性疼痛。若并发感染,囊肿迅速增大,局部疼痛尤甚。  

疾病病因

1、腺体潴留 鼻腔底黏膜腺腺管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并逐渐增多形成囊肿,故亦称潴留囊肿。

2、先天性异常 胚胎期球状突上颌突融和部残留或迷走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成囊肿。古亦称球颌突囊肿。  

病理生理

囊肿包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弹性纤维和许多网状血管。囊肿内膜覆有柱状、立方形或鳞状等不同类型的表皮细胞,在表皮细胞内有很多杯状细胞。囊内含有黄色或棕色、粘液性或浆液性液体,若发生感染则呈脓性。囊肿呈圆形,大小不一,骨壁受压吸收,形成圆形凹陷。  

诊断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底的外侧方、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半圆形隆起。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时,可抽出透明或斗透明的粘液性或浆液性液体。抽吸后囊肿缩小,但不久又复隆起。  

诊断依据

1.一侧鼻塞、局部发胀。 2.鼻前庭底部或鼻翼附着处半圆形隆起,触之弹性及波动。 3.局部穿刺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感染时变脓性。 4.X线摄片显示梨状孔底部处侧均匀圆形阴影。  

保健贴士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之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

1、大者可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

2、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触及弹性而柔软的肿块。

3、合并感染则囊肿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显。  

专家提示

该病为潴留囊肿或从胚胎期面突接合处残留的表皮细胞发展而来。手术经龈唇沟进路完整切除囊肿,可彻底治愈,避免复发。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鼻前庭囊肿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鼻前庭囊肿》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