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版本间的差异
(未显示1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尿路感染]]可出现反复不愈的[[感染]]。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 [[尿路感染]]可出现反复不愈的[[感染]]。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 ||
+ |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 ||
+ | 再发[[细菌]]性[[尿路感染]](UTI)临床上很常见,女性第一次尿路感染后约20%会再发。已有多种治疗方案预防UTI的重新[[感染]],且重新感染占再发的90%。但在开始治疗前仍应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性生活后立即[[排尿]]、不用[[精子]]杀灭剂及[[隔膜]]而改用其他的[[避孕]]措施。如这些办法无效,则应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最佳的预防治疗方案。这种可接受的预防性药物,应为小剂量有效、[[副作用]]少、费用低、对[[肠道]]正常分布的菌群影响少、且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影响较少的药物,因为肠道菌是尿感[[病原菌]]的主要来源。口服[[扁桃酸]][[乌洛托品]]或[[马尿酸乌洛托品]]加[[维生素C]]酸化尿液,对再发UTI有一定疗效。当尿pH值在5.5以下时,乌洛托品可释放[[甲醛]],但这需要患者有极好的依从性和密切监测尿pH值。一组小剂量[[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和安慰剂的直接对照研究发现,[[安慰剂]]组女性UTI再发率为3.4患者年,扁桃酸乌洛托品加维生素C组为1.6患者年,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组为0.15患者年。 | ||
+ | |||
+ | 几组[[前瞻性研究]]证实[[呋喃妥因]]([[呋喃坦啶]])50mg或结晶呋喃坦啶100mg睡前口服可预防UTI的再发,这一方案几乎不影响肠道菌群(如有亦极小)。推测可能是间歇性地在尿路中发挥[[抗菌作用]]。尽管有效。但瑞典有报道长期口服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预防UTI再发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慢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肺部[[超敏反应]]、[[肝损害]]、[[血细胞]]减少、[[皮肤]]反应、[[神经病]]变。另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也不能用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 ||
+ | |||
+ | 对易再发UTI的女性最常用的预防方案可能是小剂量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晚上临睡前半片(甲氧苄啶40mg,磺胺甲噁唑200mg),每周3次,UTI的再发率在0.2患者年以下。其有效性可维持数年,对每年再发2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来说,这一方案费用很少。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外,[[喹诺酮类]]亦可小剂量用于预防UTI的再发。小剂量[[疗法]]在易感的[[肾移植]]受者中亦同样能预防UTI再发。另外,小剂量喹诺酮类或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对预防性交后UTI亦同样有效。 | ||
+ | |||
+ | 目前,预防UTI再发的疗程长短仍难以确定,一般经验是用6个月,如再发,再预防性治疗1~2年或更长。虽然还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对女性健康方面的其他长期轻微的不良影响仍应注意;尤其是Freeman的一项男性慢性UTI的研究,[[磺胺]]与安慰剂、呋喃妥因(呋喃坦啶)或扁桃酸乌洛托品治疗25个月的对比发现,磺胺组[[心血管]][[死亡率]]明显增加。考虑到长期预防性治疗的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及费用等问题,最终采用的方案是对有再发感染史的女性,予以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或其他有效药物的[[单剂量]]疗法。一旦出现[[症状]],即予以单剂量药物治疗,仅当患者服药后症状不减轻或每半年发作4次以上时,才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 ||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原因== |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原因== | ||
有两个因素可引起[[尿路感染]]的复发: | 有两个因素可引起[[尿路感染]]的复发: | ||
第15行: | 第23行: | ||
反复不愈的[[感染]]的鉴别诊断: | 反复不愈的[[感染]]的鉴别诊断: | ||
− | 1、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在1年内反复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男性可因[[前列腺炎]]或[[增生]]、[[肿瘤]] | + | 1、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在1年内反复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男性可因[[前列腺炎]]或[[增生]]、[[肿瘤]]引起。 2、反复感染: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反复感染即指反复经常性感染。导致反复感染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非[[免疫]]因素(如[[皮肤黏膜]]屏障损伤)和[[免疫性]]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反复感染与免疫因素的相关性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
第22行: | 第30行: | ||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看== | ==参看== | ||
*[[小儿尿路感染]] | *[[小儿尿路感染]] | ||
第38行: | 第38行: | ||
[[分类:盆腔症状]] | [[分类:盆腔症状]] | ||
− | + | {{zk120}}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3月14日 (二) 22:05的最新版本
尿路感染可出现反复不愈的感染。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再发细菌性尿路感染(UTI)临床上很常见,女性第一次尿路感染后约20%会再发。已有多种治疗方案预防UTI的重新感染,且重新感染占再发的90%。但在开始治疗前仍应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性生活后立即排尿、不用精子杀灭剂及隔膜而改用其他的避孕措施。如这些办法无效,则应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最佳的预防治疗方案。这种可接受的预防性药物,应为小剂量有效、副作用少、费用低、对肠道正常分布的菌群影响少、且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影响较少的药物,因为肠道菌是尿感病原菌的主要来源。口服扁桃酸乌洛托品或马尿酸乌洛托品加维生素C酸化尿液,对再发UTI有一定疗效。当尿pH值在5.5以下时,乌洛托品可释放甲醛,但这需要患者有极好的依从性和密切监测尿pH值。一组小剂量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和安慰剂的直接对照研究发现,安慰剂组女性UTI再发率为3.4患者年,扁桃酸乌洛托品加维生素C组为1.6患者年,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组为0.15患者年。
几组前瞻性研究证实呋喃妥因(呋喃坦啶)50mg或结晶呋喃坦啶100mg睡前口服可预防UTI的再发,这一方案几乎不影响肠道菌群(如有亦极小)。推测可能是间歇性地在尿路中发挥抗菌作用。尽管有效。但瑞典有报道长期口服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预防UTI再发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慢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肺部超敏反应、肝损害、血细胞减少、皮肤反应、神经病变。另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也不能用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对易再发UTI的女性最常用的预防方案可能是小剂量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晚上临睡前半片(甲氧苄啶40mg,磺胺甲噁唑200mg),每周3次,UTI的再发率在0.2患者年以下。其有效性可维持数年,对每年再发2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来说,这一方案费用很少。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外,喹诺酮类亦可小剂量用于预防UTI的再发。小剂量疗法在易感的肾移植受者中亦同样能预防UTI再发。另外,小剂量喹诺酮类或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对预防性交后UTI亦同样有效。
目前,预防UTI再发的疗程长短仍难以确定,一般经验是用6个月,如再发,再预防性治疗1~2年或更长。虽然还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对女性健康方面的其他长期轻微的不良影响仍应注意;尤其是Freeman的一项男性慢性UTI的研究,磺胺与安慰剂、呋喃妥因(呋喃坦啶)或扁桃酸乌洛托品治疗25个月的对比发现,磺胺组心血管死亡率明显增加。考虑到长期预防性治疗的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及费用等问题,最终采用的方案是对有再发感染史的女性,予以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或其他有效药物的单剂量疗法。一旦出现症状,即予以单剂量药物治疗,仅当患者服药后症状不减轻或每半年发作4次以上时,才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原因
有两个因素可引起尿路感染的复发:
(2)尿路结构异常(如结石),至少一部分患者对6周疗程有效。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诊断
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反复不愈的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反复不愈的感染的鉴别诊断:
1、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在1年内反复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男性可因前列腺炎或增生、肿瘤引起。 2、反复感染: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反复感染即指反复经常性感染。导致反复感染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非免疫因素(如皮肤黏膜屏障损伤)和免疫性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反复感染与免疫因素的相关性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