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室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志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萎]],[[小便不利]],[[阴中]][[肿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志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萎]],[[小便不利]],[[阴中]][[肿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
{{概述图|akupixblub52.jpg|志室穴}}
 
==取穴与主治==
 
==取穴与主治==
 
〖取穴方法〗 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寻找此[[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取穴方法〗 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寻找此[[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第34行: 第35行:
 
==参看==
 
==参看==
 
*[[针灸学/志室穴|《针灸学》- 志室穴]]
 
*[[针灸学/志室穴|《针灸学》- 志室穴]]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
{{zk120}}
 
 
[http://www.zk120.com/ji/search?qe=%E5%BF%97%E5%AE%A4%E7%A9%B4 中医古籍论志室穴]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2017年5月14日 (日) 02:41的版本

志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萎小便不利阴中肿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Akupixblub52.jpg

取穴与主治

〖取穴方法〗 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寻找此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二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一腰神经外侧支。

〖主治疾病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道,可以影响副肾分泌的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荷尔蒙,可除去现有脂肪,治疗腹部赘肉。此外,还可以强化夫妻性生活,对阳痿、早泄、遗精、阴囊湿疹腰痛等病都很有效。

〖人体穴位配伍〗 配命门穴治遗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别名〗精宫。

〖穴义〗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名说解

〖名解〗

(1)志室。志,肾之精也,肾气也。室,房屋之内间也,与堂相对,堂在前、室在后,亦指穴内气血为肾脏外输寒湿水气。该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精宫。精,肾之所藏也,肾之精气也。宫,宫殿也。精宫名意指肾脏水液气化的精微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肾脏之水的气化之气,肾脏水液的气化之气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只有少部分清气吸热后上行至本穴,本穴物质为肾气精微所化,故名精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少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并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内散肾脏之热,外降体表之温。

〖治法〗寒湿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干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志室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志室穴》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