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之一。

经络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小指外侧。”

本经内眼角睛明)起始,上向额部(神庭),在头顶督脉相会(百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直行的主干,从头顶入颅,联系脑,回出来从后项部左右分开向下,一支沿着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达到腰部,由此深入,沿脊柱两侧的肌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膝腘窝中(委中)。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后项向下,自肩胛内缘,直至肩胛下面,挟着脊柱向下,经过髋关节,沿着大腿后面下行,在窝中与前支经脉会合。由此合而下行,通过腓肠肌内,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足小趾外侧末端(至阴)。脉气由此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概述

足太阳膀胱经.jpg

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顶头痛,目痛,目黄,泪出,鼻衄,痔疾,癫狂,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脚部疼痛,足小趾不用等。

流注时辰

足太阳膀胱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三至五点(申时)。

太阳寒水能除燥热,膀胱为肾之腑,病常由肾来。肾主水,所以熬夜,房事过多,女性生产或排经都易消耗,肾水不足即无法收藏阳热,导致秃顶,头皮屑多等各种上焦的内热杂病。

病候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病候歌诀

疟疾遗尿溺不通,见风流泪目痛衄, 癫狂热病鼻塞涕,经脉所行部位痛。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左右各有67个穴位,共134个穴位: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足太阳膀胱经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足太阳膀胱经》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