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第1行: | 第1行: | ||
'''大包''',[[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右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肋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大包''',[[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右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肋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
[[分类:人体穴位]][[分类:中医]] | [[分类:人体穴位]][[分类:中医]] | ||
− | + | {{概述图|akupixspsp21.jpg|大包}} | |
− | + | {{zk120}} | |
− | |||
− | |||
− | |||
− | |||
− |
2017年5月14日 (日) 02:42的最新版本
大包,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右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肋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大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