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虚
来自中医百科
注解
《九虚》为书名。又称《九虚经》。与《黄帝内经素问》合称《内经》。《九卷》《针经》《九灵》《灵枢》均指此书而言。宋·史崧以家藏旧本校刊后,分成二十四卷,共八十一篇。本书主要论述九针、经络、脏腑、穴位、刺法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之一。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黄帝内经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
《黄帝内经九虚》,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黄帝内经九虚》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黄帝内经九虚》传本(即现存《黄帝内经九虚》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黄帝内经九虚》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黄帝内经九虚》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黄帝内经九虚》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黄帝内经九虚集注》([清] 张志聪)在线阅读:
《九虚识》([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线阅读:
《类经图翼》(明·张景岳)全文在线阅读: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九虚》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