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之络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脉之络,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尾翳。“尾翳”,由任脉之鸠尾穴上面分出,后下行至鸠尾穴,后再散络于腹部的。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实证为腹壁皮肤疼痛;虚证为腹壁皮肤瘙痒。当取鸠尾穴治之。

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分:经脉和络脉。

经脉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络脉分: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十五络脉名称==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的分支络脉由于由络穴分出,故均以络穴命名。

1、手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列缺

2、手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通里

3、手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又称手心主络脉。名曰内关

4、手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支正

5、手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偏历

6、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外关

7、足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飞扬

8、足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光明

9、足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丰隆

10、足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公孙

11、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大钟

12、足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蠡沟

13、任脉之络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尾翳

14、督脉之络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长强

15、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大包

循行规律

任脉之络是上述十五络脉中第十三支,名曰尾翳。“尾翳”,历代医家多解释为“鸠尾”穴;亦有释为“会阴”穴者。

从原文分析,是由任脉之鸠尾穴上面分出后,下行至鸠尾穴,后再散络于腹部的。==病变==

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

实证为腹壁皮肤疼痛;

虚证为腹壁皮肤瘙痒。

当取鸠尾穴治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任脉之络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任脉之络》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