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

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的别名

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额窦口开放术

分类

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

ICD编码

22.4104

概述

额窦开口位于额窦底,呈漏斗状向下移行成鼻额管,开口于额隐窝。其漏斗状最狭窄处称额鼻峡。额漏斗的后部有筛前动脉和筛泡,前界为鼻丘气房,外侧为眶壁,内侧为中鼻甲。当钩突上端附着于颅底或中甲根部时,额窦经筛漏斗引流到中鼻道;当钩突上端附着于眶纸板时,额窦直接引流到中鼻道(图9.4.17.4-1)。

适应症

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适用于:

1.慢性额窦炎。

2.额窦黏液囊肿

术前准备

1.确定诊断和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2.仔细阅片,确定手术方案。

3.常规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心电图和胸片)。

4.术前签字。

5.术前1~3d用抗生素

6.术前1d剪鼻毛

7.术前30min肌注止血药

8.全麻按全麻常规。

麻醉和体位

患者仰卧位,头部稍垫高,并略右转,朝向手术者。局麻患者亦可取半坐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手术者于患者右侧。

采用局麻或全麻,儿童和老年病人及病变较重者建议全麻。局麻:用棉片浸1%~2%丁卡因20ml+1∶1000肾上腺素1~2ml麻醉、收缩鼻腔黏膜;2%利多卡因溶液5ml+1∶1000肾上腺素1滴局部浸润麻醉鼻丘、钩突尾部和中鼻甲前后端。全麻:经口插管后行全身复合静脉麻醉,用棉片浸1%~2%丁卡因20ml+1∶1000肾上腺素1~2ml麻醉、收缩鼻腔黏膜。

手术步骤

1.切除钩突体,开放筛窦,见筛窦手术(图9.4.17.4-2)。

2.切除钩突头部 在30°或70°镜下,用45°或90°的筛窦咬钳咬除钩突前上部至眶纸板和近颅底。

3.如果鼻丘气房气化广泛,可以先切除鼻丘气房,充分显露额隐窝。首先辨认筛窦顶,找到筛前动脉。在筛前动脉前方有一小隐窝(容易误认为是额窦开口),额窦开口在这一隐窝的前方。当额窦开口不易瓣认时,可以先找到筛前动脉,再向前寻找额窦开口。

4.有时,根据从额窦开口流出的分泌物,可以判断额窦开口的位置。细心清理额窦开口周围的病变组织,充分暴露额窦开口。通常不必扩大额窦开口(图9.4.17.4-3)。

5.用弯吸引器头探查鼻额管,进一部咬除鼻额管开口周围的骨片以扩大开口。尽量保留鼻额管口周黏膜。

6.如可将4mm弯吸引器头较轻松地插入鼻额管,术后一般恢复良好。如鼻额管狭窄,可酌情于内镜下行改良的Lothrop手术。

术后处理

1.手术前后全身应用抗生素。

2.手术后第2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d。

3.同其鼻内镜手术一样,定期随访,在内镜下清理术腔,清除血块、假膜和囊泡及息肉,连续2个月以上。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