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七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注解

冷水七

此药为大戟科植物西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的根。因其多生长在寒冷阴湿的地方,故得此名。

西南大朝为多年生草本。根呈圆锥状。茎直立,高25—100厘米,无毛或上面略有柔毛。叶交互而生,多为倒卵状披针形。花序单生或3分枝,总苞片与茎生叶相似;杯状花序较小,苞片绿色。4—5月开花,5—10月结扁球形蒴果分布于新华、宋洛、老君山、木鱼、板桥等地。生长于海拔1260—2000米的山坡林下或硫林下湿地草丛中。

该药具有利尿通便、消积破瘀、止痛的功效。用于二便不通积聚腹胀胸膈不利肝硬化胶水、劳伤、跃打损伤等症。

注:风仙花科植物窄萼弯凤仙花(Impatiens stenosepala)和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的根也称“冷水七”。

窄萼风仙花为一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茎直立,茎及枝上有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叶互生,常密集于茎的上部,为矩圆状披针形。总花梗腋生,有花1—2朵。花校较细,花大,紫红色,萼片4枚,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后结条形茹果。

鸢尾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甸甸多节,节间短。叶为剑形,淡绿色,基部抱茎成二列.形如折扇状。花茎与叶同高,每枝上有花2—3朵,花蓝紫色,外被片上面中央有一行白色带紫纹鸡冠状突起。4—5月开花,7—9月结果。结长椭圆形蒴果,其上有6条棱。

窄萼风仙花分布于木鱼、红坪、大岩屋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900米的沟边;茸尾分布于木鱼、松伯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200米的山坡路旁。

窄萼凤仙花的根能治毒蛇咬伤、疮毒、支气管炎等;鸢尾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湿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食积腹胀、痈疖肿毒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冷水七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冷水七》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