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的别名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手术名称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

分类

普通外科/血管手术

ICD编码

38.8801

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常见的血管疾病,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晚期造成肢体远端严重缺血坏疽。1986年,孙建民等首次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广泛性动脉闭塞。其原理是:先在闭塞血管的近端建立动、静脉瘘,2~6个月后,当远端静脉扩张,静脉瓣丧失功能时,结扎瘘近端的静脉,使血流循静脉单向灌注到缺血的远端组织。也有作者将环绕瘘近侧静脉的线端埋藏于皮下,二期手术时只需切开皮肤,便可将近侧静脉结扎阻断。1991年,吴志全等施行一期静脉动脉化,其原理是:动、静脉瘘建立后,同时将瘘近侧的静脉环缩2/3。这样,手术后近期,流入静脉的动脉血为双向分流,有部分流向远端,部分向近心端回流,随着远端静脉瓣功能逐渐丧失,向远端静脉灌注的动脉血流逐渐增多。虽然静脉动脉化后其微循环的模式尚不十分清楚,但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适应症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适用于:

1.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良,且有明显静息性疼痛者。

2.下肢广泛性动脉闭塞,末端肢体严重缺血并开始局部坏疽者。

禁忌症

1.广泛性动脉闭塞,病变累及股浅动脉及股浅动脉以上者。

2.末端肢体已有严重缺血坏疽并有严重感染者。

3.合并深部静脉炎或深部静脉血栓形形形成者。

术前准备

1.动脉造影了解下肢动脉闭塞情况。一般从对侧股动脉插管,做患侧髂总动脉以下造影。

2.必要时做患侧深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但不必作为常规。

3.已有末端肢体坏疽并有炎症者必须尽量控制炎症。

4.提前应用抗生素。准备下肢皮肤。

麻醉和体位

一般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平卧位,患肢轻度外展。

手术步骤

1.切口的选择

根据动脉闭塞的情况,决定做股浅动-静脉之间架桥或腘动-静脉之间架桥。前者做大腿前内侧切口,后者做膝关节内侧切口。现以前者为例。

2.切开深筋膜,分离肌肉,显露并游离股浅动脉及股浅静脉

切开深筋膜分离肌肉,显露并游离股浅动脉及股浅静脉各5~6cm,分别绕过两根橡皮带,以备控制血流,也可采用无创伤血管夹控制血流(图1.17.7-1)。

3.准备大隐静脉

截取大隐静脉约4cm,用生理盐水肝素溶液冲洗,该静脉段必须不带瓣膜,如带有瓣膜吻合时须倒置。该静脉段两端剪成相互平行的45°斜面(图1.17.7-2)。

4.血管架桥

先控制股浅动脉血流,做一与大隐静脉段上端斜面相当的纵切口,用5-0尼龙线连续外翻缝合,将大隐静脉段与股浅动脉做端-侧吻合。控制股浅静脉血流,在第1个吻合口下方约4cm处将大隐静脉段下端与股浅静脉做端-侧吻合。开通血流,动脉侧血流经大隐静脉桥分流入股浅静脉(图1.17.7-3)。

5.股浅静脉近端的处理

如分期处理,则2个月后再次手术,将吻合口近侧的股浅静脉予以结扎,使动脉血单向灌注到股浅静脉远端(图1.17.7-4A)。如为一期手术,可在完成架桥开通血流后,将吻合口近侧的股浅静脉环缩2/3。此时环缩远侧的股浅静脉压力开始升高,血流逐渐向远端灌注(图1.17.7-4B)。

术后处理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术后做如下处理:

1.连续应用抗生素3~7d。

2. 500ml右旋糖酐-40静滴,每日1次,持续7~10d。

3.观察患肢皮温及临床症状有无改善。

4. 2~3个月后可做动脉造影,观察血流灌注情况。

并发症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主要并发症为下肢静脉压力升高,下肢出现肿胀。活动后肿胀可能加重。因此,静卧时应抬高患肢,有利静脉回流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