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桐子根
来自中医百科
植物形态与分布
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猪肚木、红毛桐子。
幼枝密被棕黄色的茸毛。
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卵圆形,长12~17厘米,宽8~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微小的齿,有时具不规则的波浪形,纸质,上面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下面被棕色柔毛;叶柄长6~12厘米,密被茸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柄被毛;雄花簇生,萼片3~5裂,无花瓣,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片3~5裂,雌蕊1,子房圆形。
蒴果圆球形,基部具苞片3,果柄长5~8毫米,所有部分均被星状毛。
花期6月。
果期7~9月。
生于山地、坡地的疏林中或灌丛中。
分布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叶(红帽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详细信息
【草药名】: 大毛桐子根
【内容介绍】:
大毛桐子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选方】治肺痨咳血:大毛桐子根一至二两,配子公鸡炖服。(《四川中药志》)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大毛桐子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