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咳血.jpg

中医病名。咳血是喉以下呼吸器官出血经口腔排出的一种病症。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病因

西医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二尖瓣狭窄、某些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

中医病因认识

因肺络受伤而致血自肺中,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纯血鲜红,或痰血相兼,或痰中带血丝的现象。又称嗽血、咯血 。外邪袭肺、痰瘀阻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虚不摄等诸病因均致肺络受损,肺气上逆,血溢气道。一般外感咳血病程短,起病急,初起即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内伤咳血起病缓,病程长,均有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或偏盛的表现。治疗实火咳血,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选泻白散黛蛤散清燥救肺汤千金苇茎汤加减;虚火咳血,宜滋阴清热,宁络止血 ,选百合固金汤月华丸加减;风寒袭肺咳血,宜疏风散寒 ,宁络止血,选金沸草散加减;气虚不摄咳血,宜益气摄血止血,选拯阳理劳汤加减。

预防

1、预防感冒

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

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 “管理空气”

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注意事项

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防护。

常见症状

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临床检查

一、病史

询问出血为初次或多次,如为多次,与以往有无不同。青壮年咳嗽,咯血伴有低热者应考虑肺结核。中年以上的人,尤其是男性吸烟者应注意肺癌的可能性; 须细致询问和观察咯血量,色泽,有无带痰,询问个人史时须注意结核病接触史,多年的吸烟史,月经史,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生食螃蟹、螬蛄史等。

咯血伴胸痛者多见于肺梗死,肺炎球菌性肺炎;咯血伴呛咳者多见于支气管肺癌,血痰见于肺脓肿;大量咯血者多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动脉瘤破裂等。国内文献报告,无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也有引起致病的大咯血。

二、体格检查

对咯血患者均应做胸部细致反复的检查。有些慢性心、肺疾病可并忤状指(趾),进行性肺结核肺癌患者常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有些血液病患有全身出血性倾向。

三、实验室检查

痰检查有助于发现结核杆菌、真菌、细菌、癌细胞、寄生虫卵、心力衰竭细胞等;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有助于出血性疾病诊断;红细胞计数与原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推断出血程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病的可能性。

四、器械检查

1、X线检查

咯血患者均应做X线检查,胸部透视,胸部平片,体层摄片,有必要时可做支气管造影协助诊断。

2、CT检查

有助于发现细小的出血病灶。

3、支气管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咯血或支气管阻塞肺不张的患者应考虑支气管镜检查,如肿瘤结核、异物等,同时在直视同上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或异物取出,出血和痰液吸出等。

4、放射性放射性核素镓检查 助于肺癌与肺部其他肿物的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

1.与吐血相鉴别

咳血与吐血血液均经口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2.与肺痈相鉴别

肺痈患者的咳血多由风温转变而来,常为脓血相兼,气味腥臭。初期也可见风热袭于肺卫的证候,当演变到吐脓血阶段时,多伴壮热、烦渴、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热毒炽盛证候,以此可与咳血证相鉴别。

3.与口腔出血相鉴别

鼻咽部、齿龈及口腔其他部位的出血,常为纯血或血随唾液而出,血量少,并有口腔、鼻咽部病变的相应症状可寻,可与咳血相区别。

并发症

常会伴发肺系疾病。

治疗

西医治疗

内科范围的咳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

·燥热伤肺

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

方中以桑叶栀子淡豆豉清宣肺热,沙参、梨皮养阴清热,贝母杏仁肃肺止咳。

可加白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凉血止血。出血较多者,可再加用云南白药三七粉冲服。兼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为风热犯肺,加银花连翘牛蒡子以辛凉解表,清热利咽;津伤较甚,而见干咳无痰,或痰粘不易咯出,苔少舌红乏津者,可加麦冬玄参天冬天花粉等养阴润燥。痰热壅肺,肺络受损,症见发热,面红,咳嗽,咳血,咯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数者,可改用清金化痰汤桔梗,加大蓟小蓟茜草等,以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热势较甚,咳血较多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芦根,及冲服三七粉。

·肝火犯肺

症状: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黛蛤散

合用之后,以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海蛤壳甘草清肺化痰,青黛清肝凉血。

可酌加生地旱莲草白茅根、大小蓟等凉血止血。肝火较甚,头晕自赤,心烦易怒者,加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可用犀角地黄汤三七粉冲服,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阴虚肺热

症状: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

本方以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滋阴清热,养阴生津;当归白芍柔润养血;贝母甘草肃肺化痰止咳。方中之桔梗其性升提,于咳血不利,在此宜去。

可加白及藕节白茅根茜草等止血,或合十灰散凉血止血。反复咳血及咳血量多者,加阿胶三七养血止血;潮热、颧红者,加青蒿鳖甲地骨皮白薇等清退虚热;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五味子牡蛎等收敛固涩。

护理

1、锻炼身体

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2、戒烟、限酒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宜吃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调畅情志,适当锻炼。

饮食适宜

1、宜吃止血的药物;

2、宜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活血的食物,如洋葱、红糖、甘蔗;

2、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如浓茶、咖啡;

3、忌吃油腻的食物,如猪油、鸡油、羊油。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咳血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咳血》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