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雅司病
雅司病(yaws,pian,framboesia)是由雅司密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引起的非性病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人几乎均为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痛性皮肤丘疹、溃疡、结痂以及一定程度的全身症状等。
致病微生物是一种被称作雅司螺旋体的细菌,它是引起性病梅毒的梅毒螺旋体的一个亚种。
雅司病主要通过与受感染者的直接皮肤接触进行传播;
目录
小儿雅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主要采用积极监测发病并治疗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不主张进行群体治疗。避免与病人接触,改善个人卫生及生活居住条件,防止皮肤损伤及昆虫叮咬,发生损伤时应予消毒、无菌包扎等。
专家们认为雅司病很容易得到控制并可能被根除,因为:
.该疾病只发生在人类身上;
.只剩下少数局限性病灶;
.具备一种经济有效的强力治疗办法,只需注射一剂长效苄星青霉素;
.临床诊断可靠,仅需对卫生人员稍作培训;
.过去经验表明,在一些国家可以根除该疾病。最近,印度也根除了雅司病。
西药治疗
小儿雅司病的西医治疗
采用苄星青霉素G 60万~120万U肌内注射,1次/d,疗程7~10天,可使病变迅速消退并能防止其复发。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剂量30~5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2周。
10岁以下儿童及接触者可用苄星青霉素60万U,1次;10岁以上则为120万U,1次,肌内注射。
也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60万U1次/2天,共4次总量124万U。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
(二)预后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周期性传染性复发,将迁延多年。晚期慢性病损患者,往往为广泛性伤残、畸形和功能障碍。
小儿雅司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雅司病的病原体是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极细亚种(T. subspecies),又称雅司螺旋体,其物理特性与梅毒螺旋体相仿,其螺旋的平均直径为0.13~0.15µm,长10~13µm,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该螺旋体能活跃地运动。
与梅毒螺旋体和品他螺旋体同属密螺旋体属。从形态、运动、不易着色和不能在体外培养等生物特性来看,这三种螺旋体是基本相同,血清学反应相互之间也难以区别。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在非洲的一些人类雅司病和地方性梅毒流行区,有一些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血清中有对雅司螺旋体的抗体。
当受损的皮肤接触活动性雅司病变渗出物时,即可受到感染。昆虫叮咬、擦伤、或损伤会促进从已受感染的接触者获得雅司螺旋体的自然感染,最可能的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受早期雅司损害污染的手指获得感染。
新病例多在雨季发生,原发感染多在青春期以前发生。在最初感染之后不久,病原体可侵入血流,以后可引起骨、淋巴结和远离部位皮肤的损害。
小儿对雅司病相对易感。衣物缺乏、卫生条件差,以及频繁发生皮肤损伤,容易促成雅司病发生。直接接触病损部位是本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但也有可能通过昆虫间接传播。
小儿雅司病的症状
本病主要侵犯儿童以学龄儿童患者多见。其临床特性是皮肤损害表面似杨梅,皮疹无浸润而柔软,临床经过类似梅毒而较缓和。晚期可致皮肤及骨骼的破坏而毁容。另外本病可发生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与潜伏期梅毒不能区别
本病的潜伏期约为3~4周,临床经过分三期。
第一期:雅司期。感染后经过3~4周的潜伏期在螺旋体进入部位出现母雅司。潜伏期内可有轻度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疲倦等但常不引起患者健康搜索的注意。母雅司常为一个,多位于暴露部位,特别是四肢两侧面部。初起为丘疹,很快发展为结节表面潮湿,被有深褐色痂,除痂后表面为淡红的肉芽,凹凸不平呈杨梅状,柔软无浸润。在母雅司脓液接触的周围,可出现卫星状损害,形态与母雅司相同但较小母雅司可扩大或与周围卫星状损害融合成环形或圆形的溃疡,被有厚痂,经数月后可自然痊愈鶒,留下轻度凹下萎缩性瘢痕或色素减退斑。患有母雅司乳儿尚可传染给母亲的乳房和躯干。肛周和外生殖器亦可累及但较少。母雅司附近的淋巴结可肿大,不粘连、不溃破。
少数患者无母雅司而直接进入第二期。
第二期:子雅司期。在母雅司发生后的1~3个月,出现广泛的雅司疹,相当于二期的梅毒疹。此时有的母雅司尚未愈合。常伴有先驱症状的畏寒发热、食欲缺乏、全身酸痛等。子雅司的形态与母雅司相似,小的结节如豆大,高出皮面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被以干燥的灰色薄痂,稀疏对称地分布于躯干四肢。大的结节如杨梅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略带不规则形被以褐色或黄色厚痂,除痂后露出红色杨梅状的湿润面,有少许渗出或出血,主要分布于头皮和四肢外侧,有成群倾向,分布不对称,成群的结节有时排列呈环形,似体癣。肛周的结节较湿润似扁平湿疣。掌跖损害一般不形成溃疡而形成角化的斑块。雅司疹像梅毒一样可以有二期复发疹,雅司疹消退后一个时期又出现新的结节,但不是同时发生,而是陆续发生,旧疹未愈新疹又出新旧损害同时存在病期拖得太久。一般由6个月至3年。
第三期:结节溃疡雅司期。雅司病多半终于二期有些患者进入第三期,主要为较大的结节,数个或十多个成串或成环形,有的融合成斑块,类似梅毒的树胶样肿结节溃破成溃疡边缘峻峭或缘下穿凿。结节溃疡大部分分布在四肢的屈侧,溃疡面渗液或被以厚痂。溃疡愈合后留下较大的萎缩性或光亮肥厚性瘢痕。结节溃疡可发生于鼻骨和硬腭,破坏咽部留下畸形称毁形性鼻咽炎。
三期雅司尚可侵犯骨及骨膜,发生鼻骨炎,使鼻梁肥厚突出如肿物。侵犯掌骨及近侧端指骨发生多发性指(趾)骨炎,手指关节炎、胫骨骨膜炎(佩刀胫)常出现近关节结节,结节较大,多发性多见于肘部及骶部。
病前有与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流行区居住史,具有典型皮疹,诊断不难,一期、二期损害可查螺旋体,发病1~2个月后血清VDRL或USR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继发性病损可经数周或数月消退不留痕迹或有色素沉着。有的病人皮损可反复出现,身体各部位同时可见新旧不同皮损,迁延不愈。局部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合并骨膜炎时可引起夜间骨痛,也可并发多指性关节炎。
约10%病例感染后5~6年可发生晚期雅司病,皮损为结节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是其特征,多见于四肢屈侧,溃疡愈合处留下色素脱失性萎缩性瘢痕或皮肤挛缩;病人也可表现为手掌、足跖过度角化,并有皲裂。晚期雅司病病程迁延,不经治疗可多年不愈。
由于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梅毒类似,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与病人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困难。
小儿雅司病的诊断
小儿雅司病的检查化验
雅司病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在一种特殊显微镜下检查皮肤病灶样本(暗视野检查)得到确认。对雅司病没有专门的血液检测,但由于它与引起梅毒的细菌密切相关,所以针对梅毒的血液检测也有助于诊断雅司病。
主要采用以下检查手段:
1.病原体检查 早期病损去痂后取渗出液涂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密螺旋体,形态酷似梅毒等其他螺旋体。
2.血清学检查 可采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如VDRL、USR、RPR试验或FTA-ABS、FPHA密螺旋体试验。发病1~2个月后梅毒血清学反应及螺旋体制动试验均为阳性。
小儿雅司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梅毒相鉴别,梅毒时家长有不正当性行为史,皮损等也不同,可资鉴别。此外应与麻风、皮肤利什曼病、结核相区别。
与梅毒疹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梅毒为性接触传染,本病为一般皮肤接触传染,硬下疳多在外生殖器,母雅司多在暴露部位,二期梅毒疹主要为斑疹、斑丘疹而二期雅司为杨梅状的结节有渗出液或痂。
小儿雅司病的并发症
合并骨膜炎,多指性关节炎,皮损后可留下色素脱失性萎缩性瘢痕或皮肤挛缩、皲裂,晚期病例可发生长骨骨膜或骨质树胶肿性损害,引起骨质疏松,甚至形成腔隙,偶致腭穿孔或鼻骨、咽部损害,也可引起关节周围纤维瘤样结节和关节积液。
可引起毁形性鼻咽炎、鼻骨炎、多发性指(趾)骨炎、手指关节炎、胫骨骨膜炎(佩刀胫)鶒。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