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鼠
小家鼠的防治
小家鼠(Mus musculus)的特殊性不在于形态上,而指的是其生态适应性甚强,一般灭鼠方法难以凑效。其生态适应甚强主要表现在:杂食;运动方式多样化,能跑、跳、攀登;造巢条件不高,在墙洞、壁缝中可栖息,在衣被、家具、杂物及草堆中也可营巢繁殖;活动规律和节奏可随环境条件而很快地改变;虽嗜温,但化学调温能力甚强,对较低温度也能耐受等。此外,其摄食行为是间歇性的,每次取食量很少,给毒饵灭鼠带来一定困难。
它体型虽小,但危害较大,尤其是与其同域的黄胸鼠、褐家鼠被大量毒杀后,数量明显上升,危害尤为突出。
由于小家鼠较是特殊的种类,灭鼠时也要有特殊要求。现据几年来有关的研究结果与实践经验作一综合报道。
1 环境防制
因小家鼠栖息条件不高,很小的缝隙里即能栖居,少量食物即能维持生命,因此,生态学灭鼠措施对它的影响较大,但工作必须细致、深入,诸如做到室内无洞,无缝隙,经常清除杂物,整理抽屉、书柜等;否则,它仍能维持一定的数量。
2 器械灭鼠
小家鼠型小体轻,对所用捕鼠工具的灵敏度一定要高,鼠夹用小号,布放地点之间小于2m;用鼠笼时笼网眼要小。群众使用的碗扣、坛陷等方法效果也好;用粘鼠胶或粘蝇纸捕捉,安全有效。
3 毒饵杀灭
多种毒鼠药均可用于灭小家鼠。但根据它对毒物的耐药力稍大而每次取食量小的特点,各种毒鼠药的使用浓度应比杀灭褐家鼠要高,但每堆投饵量可减少一半。一般灭鼠药饵用0.5~1.0g,敌鼠钠盐等3~5g。诱饵以各种种子为佳,少用水份多的瓜果蔬菜。投饵应本着多堆少量的原则。堆间距离最好为2m,一般不要超过3m,投饵应尽量普遍。据近10年来的研究,以下几种药物及诱饵灭小家鼠效果较满意:
(1)0.005%杀鼠隆及0.005%鼠得克小麦片毒饵(即用两种药物0.1%母粉,按比例加入小麦片及1%花生油,分别配制),布放于毒饵盒内,每日检查补充毒饵,连投21d左右,结果14d时完全控制了其为害〔1〕。
(2)0.005%溴敌隆毒饵(玉米粉等加工制成)回合式投饵(即第1次投饵后6~7d再投),灭鼠率为97.12%~100%〔2〕。
(3)0.01%溴敌隆大米饵一次投饵,灭鼠效果为88.89%〔3〕。
(4)3%马钱子毒饵(马钱子粉碎,80目过筛,按所需浓度加玉米粉、植物油、调味品,用成形机制成直径约0.3cm,长约1.5cm的圆条形,晾干即成),室内2堆/15m2,室外1堆/5m,每堆30g,连续5d,灭鼠率为91%~97.68%〔4〕。
(5)2%灭鼠优毒饵(制法及投饵同上),灭鼠率为92%~96.88%〔4〕。
(6)0.3%溴代毒鼠磷大米毒饵(药物浙江产,先用95%酒精溶解原药,加入大米中,搅拌均匀,加少量食用红色素作为警戒色,加2%食糖即成),麦地等鼠多地方每5m布1堆,每堆5~10g,3d内获死鼠274只,小家鼠占68.61%〔5〕。
(7)0.015%敌溴灵(Dixiulin)碎肉面团饵在福建蒲美乡居民区试验,灭褐家鼠和小家鼠效果为88.87%〔6〕。
(8)0.5%溴毒鼠磷(原药为辽宁省化工研究院生产,下同)小麦毒饵(3%~5%,花生油及医用酒精为增食剂,下同),采用一次投毒或两次(间隔10d)投毒法,灭鼠率为87%~100%〔7〕。
(9)0.3%氯毒鼠磷小麦毒饵、0.5%氯毒鼠磷小麦毒饵、0.3%氯毒鼠磷面团毒饵(70%玉米面、30%面粉、5%白糖),灭效分别为92.18%、94.49%、99.13%〔7〕。
(10)Rowe等(1978)在Sussex农场的粮库、饲料房和牲口棚,用0.005%杀它仗(Flucoumafen)毒饵(药物与燕麦片90%,面粉5%,谷油5%,充分混合制成),在地面和顶棚的四周1~2m放1个饵 盒,每盒20~30g,每星期2~5检查补充,直到鼠不再取食为止。10个现场观察总灭效为97.2%,并认为杀它仗对小家鼠高效,0.005%为最适浓度〔8〕。
此外,用磷化锌配制的毒饵,或于冬季在仅有小家鼠分布的地方使用杀鼠糖(氯醛糖),对杀灭小家鼠亦有效果。Rowe报道(1974),用金丝雀籽(Whole canariensis)作基饵配制维生素D2毒饵,进行防制小家鼠的现场试验,获得理想效果。
4 毒水灭鼠
据大连卫生检疫所等试验(1988),用瓶装0.05%敌鼠钠毒水布于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北市仓储公司(货场占地面积6万m2)灭鼠,结果投毒水18h后即发现8只小家鼠鼠尸,21d内捡到鼠尸370只(小家鼠占82.44%,褐家鼠占17.56%);粉迹及鼠夹两法调查,平均灭鼠率为99.54%。具体做法是:敌鼠钠用医用酒精溶解,用量按0.5g敌鼠钠原药加30ml计(10kg毒水含300ml酒精),加1%糖精或5%食用糖,将85ml毒水倒入罐头瓶中备用;将瓶布于鼠活动场所,瓶口朝外躺放用木板或石块固定,防止滚动;要实施饱和投放毒水,时间不少于18d〔9〕。
由于小家鼠的取食具有时断时续和取食场所不固定的特点,同时其耐药力特强和取食量又小,因此,应用化学灭鼠防治小家鼠时,因提高毒饵的浓度,并遵循小堆多放,且尽量遍布它可能活动的每个角落。栖息于缺水环境下时,可使用毒水的方法。其它如毒粉、毒糊的方法也可局部使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如轮船、火车、仓库等),使用烟剂或熏蒸剂,效果往往更好。
其它防除小家鼠的方法有:
翻草堆:小家鼠秋季多聚集在稻草堆下,可翻开草堆捕杀。
机械性捕杀:一般捕鼠工具都适用,用捕鼠笼时网孔不能太大。
将室内小家鼠能够隐蔽的缝隙皆予堵塞;室内柜子、箱子也予垫高,并使其离墙有一段距离,家具、橱柜、粮仓等关严,不留缝隙。户外的草堆垫高。小家鼠便无处藏蔽,而易于发现和消灭。农田应铲除不必要的杂草。
小家鼠的概述
小家鼠 Mus musculus Linnaeus
别名:鼷鼠、小鼠、小耗子、米鼠仔
类别:啮齿目鼠科。
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是家栖鼠中发生量仅次于褐家鼠的一种优势鼠种。种群数量大,破坏性较强。
小家鼠的形体特征
小家鼠为鼠科中的小型鼠,体长60~90毫米,体重7~20克,尾与体长相当或略短于体长。头较小,吻短,耳圆形,明显地露出毛被外。上门齿后缘有一极显著的月形缺刻,为其主要特征。毛色随季节与栖息环境而异。体背呈现棕灰色、灰褐色或暗褐色,毛基部黑色。腹面毛白色、灰白色或灰黄色。尾两色,背面为黑褐色,腹面为沙黄色。四足的背面呈暗色或污白色。
家鼠的一种,身体小,不到褐家鼠的一半大,吻部尖而长,耳朵较大,尾巴细长,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是传播鼠疫的媒介。也叫鼷鼠。
小家鼠的活动习性
小家鼠是人类伴生种,栖息环境非常广泛,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小家鼠的踪迹。住房、厨房、仓库等各种建筑物、衣箱、厨柜、打谷场、荒地、草原等都是小家鼠的栖息处。小家鼠具有迁移习性,每年~4月份天气变暖,开始春播时,从住房、库房等处迁往农田,秋季集中于作物成熟的农田中。作物收获后,它们随之也转移到打谷场、粮草垛下,后又随粮食入库而进入住房和仓库。最喜食各种粮食和油料种子,初春也啃食麦苗、树皮、蔬菜等,在苹果贮藏库,昼伏夜出,到处乱窜,对塑料袋小包装、纸箱等破坏性较大。
小家鼠昼夜活动,但以夜间活动为主,尤其在晨昏活动最频繁,形成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
小家鼠的繁殖
该鼠繁殖力很强,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以春、秋两季繁殖率较高,冬季低。孕期20天左右,一年可产仔6~8胎,每胎4~7只。初生鼠于当年可达到性成熟并参与繁殖。
小家鼠的危害
小家鼠危害所有农作物,盗食粮食。主要危害期为作物收获季节。危害时一般不咬断植株,只盗食谷穗,受害株很少倒伏。而在居民区内的危害很大,无孔不入,往往啮咬衣服、食品、家具、书籍,其他家用物品均可遭其破坏和污染。同时大量出入于人类的住所,可传播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
小家鼠相关历史事件
截至2005年12月,捕鼠211只,主要为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等。
2004年在我所宿舍及办公楼,投放10 公斤蜡块,5天后检查,发现死了不少小家鼠,并经 观察老鼠活动大大减少。
据2003年调查,油葵(葵花料作物田主要发生的鼠种有仓鼠、小家鼠和花鼠;玉米田、谷子田、稻田发生的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与黑线姬鼠;马铃薯田、萝卜田发生的主要是鼢鼠;果园主要发生的是花鼠;农牧交错区主要有鼢鼠与黄鼠。
2002年6月14日发现一巢中有小家鼠(Musmusculus)两只,大沙鼠(Rhombomysopimus)一只,后者被取食仅剩两后肢及尾部;2002年6月~13日对另一巢观察成鸟带回巢的猎物,第一天上午捕获小五趾跳鼠(Allactagaelater)一只,下午捕获大沙鼠一只,第二天上午捕获小家鼠一只。
1979~2002年累计捕获鼠形动物21478只,居民区室内捕获鼠数仅占总数的10.40%,褐家鼠为明显优势种占63.50%,其次为小家鼠、黄胸鼠,分别占22.90%、13.30%。
1999年HFRS疫点(区)灭鼠前鼠密度为2.33%,其中褐家鼠占78.57%,其余为小家鼠;灭鼠后密度为0。
到1999年,褐家鼠构成比排位仍居榜首,但小家鼠已与黄胸鼠持平。
1991~1999年小家鼠和褐家鼠为室内主要传染源 黑线姬鼠成为室外唯一传染源 春、秋季节鼠带病毒率最高 分别为 3 68%、3 5 6%。
1992~1997年监测发现小家鼠比例已取代褐家鼠的优势种地位,前者居民区和单位分别占67.4%、62.2%,后者则分别降至32.1%、37.3%。
1997年呼市地区检测小家鼠带病毒鼠指数为 0 0 9,1999年包头地区检测家鼠 小、褐 带病毒鼠指数为 0 0 4 2 0 0 0年巴盟地区检测黑线仓鼠和小家鼠带病毒鼠指数分别为 0 0 7、0 0 6。
1996年褐家鼠捕获率高于小家鼠 而 2 0 0 0和2 0 0 1年已明显低于小家鼠。
而1995年室内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88.89%室外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
自 1995年以来 家鼠离开居民区的现象很普遍 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原来以褐家鼠为主发展到以小家鼠为主。
1995年以后小家鼠的构成比例显著下降,褐家鼠却有所回升。
褐家鼠于1995年2月在低矮的杂木及草本植物较多的荒坡岩石处所获,小家鼠以往调查时在春季距住户较近处所获。
1994年、1995年褐家鼠的密度显著下降而小家鼠的密度显著上升,优势种群发生了交换,这可能是因为连续大面积灭鼠后作为优势种的褐家鼠,食量较大,死亡率较高,而小家鼠的食量少,灵活性较大,死亡率低,繁殖速度快。
1991~1993年褐家鼠的密度高于小家鼠。
1993年,某种病毒突然蔓延,更引起许多人对消灭老鼠、确保家庭尽快安宁的再度关注‘下面就来介绍居家小家鼠的综合治理,和1996年最新投饵及安全探讨。
结果一、鼠种监测结果:1990~1992年从该地区捕获4种家栖鼠,均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小家鼠次之。
繁殖特性对于小家鼠的繁殖特性,我们将1982-1991年在桃源、汉寿和长沙三地的调查结果先作分别比较,确定无地区性差异,现将三地合并一起分析。
笔者于1989年9月15日一10月6日在岑巩县城关对小家鼠进行了现场毒杀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试区选择与设置 试区选在岑巩县城关西门片区,3面邻公路,一面为河流,以公路和河流作为自然屏障。
.1989年春,90年底我场的主要鼠种是褐家鼠,小家鼠、灰仓鼠。
息烽县在1988年和1990年两次开展大面积灭鼠后第一优势种褐家鼠发生了变化,其地位一度被小家鼠取代,其后又逐步恢复优势种地位,呈现一种交替上升现象。
1987年,4和8月,褐家鼠组成比曾居各鼠种之首,而1988年所有月份,褐家鼠组成比均低于小家鼠,表明小家鼠种群增长高于褐家鼠。
1987年、4和8月,褐家鼠组成比曾居各鼠种之首;而1988年各月,褐家鼠组成比均低于小家鼠,表明小家鼠种群增长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深入研究种间关系,对于了解生物群落的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986年,主要鼠种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臭的麟等。
1986年11月株木山房舍区褐家鼠和小家鼠的组成分别为60.0%和36.9%,前者高于桃源,后者反之。
1985年褐家鼠季节消长两高峰分别为5月和11月,而小家鼠高峰大体在2~3月、5~6月和10月份。
同时,自1985年开始,室内褐家鼠、小家鼠发现病毒抗原,提示有家鼠型疫源地存在的可能性[U。
1984年2月23日,右手合谷处被小家鼠咬伤,伤处未见出血,有伤痕。
从1984年~12月小家鼠百分构成可见,两县按月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1984年在漫湾一带调查,发现鼠科动物16种,据统计发现黄胸鼠和小家鼠等害鼠为该地区鼠类的优势种。
1983年春季,中国在陕西、四川野外试验,向鼠洞灌注50毫升液态氮杀小家鼠,灌注200毫升杀大仓鼠,其灭效均达100%。
1983年,邹县植保站开始试黑线仓鼠占8.5%,小家鼠占6.3%,社鼠占验、示范,1985年大面积推广。
1983年9一10月伊图里河林业局防疫站才灭过鼠,鼠类密度较低,人房内小家鼠的每百铁日捕获率仅有2.4%。
例如,1982年格利弗斯发现在英国的褐家鼠对鼠得克产生抗性,1982年西迪克(siddiqi)等发现小家鼠对澳敌隆产生抗性,1984年伦‘得(Lund)在丹麦发现鼠类对鼠得克产生抗性。
1981年奉节县野外鼠种构成以小家鼠比例最大,占捕获鼠的33.97%。
1980年实测值高的原因在于,当年秋冬季暖和,小家鼠死亡率大为厂降,直接影响到高峰期10月的捕获率。
1976及1979年所出现全年肥满度变化不大的原因目前尚难解释,这或许和该两年小家鼠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有关。
1978年8月从捕获的10斗只小家鼠中发现有51只是催病和死亡鼠。
1977年9月将各实验池小家鼠全部捕尽,统计密度,共获得71只小家鼠(均为成体)随即进行血糖值测定,实验结束后作剖检,详细记录繁殖情况,并用1。
1976年日本山冈等人报道:将每毫升内含352毫克玻璃微粒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小家鼠血管内.每只注射。
我们从1975年开始进行多元回归试报当年数量的探索”结果不够理想;但根据上年越冬前小家鼠的解剖材料及种群年龄年度比等测报次年种群最高数量获初步成功。
1975年10月的种群数量仍旧维持在低水平上,而1974年小家鼠种群数量为1975年的2.4倍多,达小暴发水平。
1972年北疆农区小家鼠小暴发,种群因高密度而发生负反馈,绝大部分雌成鼠停止繁殖进入休情期。
自1972年起,乌鲁木齐铁路局卫生防疫站和自治区流行病学研究所共同对乌一京等多次旅客列车进行数次连续鼠情监测调查,当年仅在乌一京旅客列车上捕获小家鼠,并于1975年《月首次在进京列车6组和返马列车2组中捕获到揭家鼠,其后又曾多次捕获该鼠。
如1970年在房屋刚翻修后不久的周家渡白莲泾地段调查,共捕获110头鼠,其中小家鼠竟占107只。
1967年,北疆农区小家鼠大暴发,同年秋冬在种群内部产生深刻的负反馈作用,到1968年,甚至1969年,小家鼠仍处于低水平的恢复阶段。
例如,1967年天山北麓农业带的小家鼠大暴发所致的粮食损失约达3亿斤。
1967年疆北部小家鼠大发生,粮食损失达15t上。
和196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过两次小家鼠大暴发,9月的铁日捕获率集中千。
1943一1945年曾流行过人间及鼠间鼠疫,1950—1958年曾从黄胸鼠、揭家鼠及小家鼠等标本检测到疑似鼠疫茵。
1087年监测,均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次之;褐家鼠密度逐年下降,小家鼠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