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病毒1型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名称

小球藻病毒1型

英文名称

Paramecium bursaria Chlorella virus 1;PBCV-1

分类类型

分类

藻类DNA病毒科>绿藻病毒属>小球藻病毒1型

GeneBank编号

U42580

小球藻病毒1型基本特性

绿藻病毒是指绿藻病毒属的成员,主要包括小球藻病毒和水螅病毒,其代表种是小球藻病毒1型(PBCV-1)。绿藻病毒既有真核生物病毒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某些原核生物病毒的性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类介于真核生物病毒与噬菌体之间的病毒,分类地位十分特殊。深入研究绿藻病毒可为了解病毒及病毒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学提供全新的依据,绿藻病毒感染小球藻的系统叶成为一个研究光合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理想模型。

绿藻病毒是20年前在与一种水螅(Hydraviridis)和一种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营内共生(endosymbiotic)的“类小球藻”(Chlorella-like alga)或者“动物小球藻”中发现。绿藻病毒有两类,一类是与水蛭内共生,称为HVCV型;另一类是与草履虫内共生,称为PBCV型。PBCV-1型是目前了解最深入、研究最清楚的真核藻类病毒

PBCV-1是直径为140-150nm的多角体粒子,含有21-25%的双链DNA,64%的蛋白质,以及5-10%的脂肪,其基因组的的大小为333kb,(G+C)的含量为40%,碱基甲基化。DNA的末端形成共价闭合的发夹结构。PBCV-1的结构蛋白质有50多种,分子量从10kd到200kd不等。其中有一种54kd的糖蛋白占40%。PBCV-1的脂类物质主要是卵磷脂磷脂乙酰胺,他们对于病毒粒子的感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氯仿乙醚以及甲苯等脂溶性溶剂中,这些病毒粒子失去感染能力[6]。

PBCV-1侵染周期类似于噬菌体,采用在细胞壁上“打孔”的方式将自身DNA导入宿主细胞,在完成DNA转录复制及子代病毒装配后,通过裂解宿主细胞壁的方式释放子代病毒。病毒在早期侵入及晚期子代病毒释放过程中,都需要通过特异性降解小球藻细胞壁的作用来完成。例如PBCV-1感染chlorella NC64A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用一些头发般的尾丝牢牢地吸附在宿主细胞的外壁上,并立刻产生一种酶消化吸附处的细胞壁,将病毒DNA注入宿主的细胞,空的衣壳留在细胞的外面,病毒的DNA注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很快裂解并释放大量的新的病毒颗粒。张维娟等通过已建立的Lysin-NC64A细胞壁消解敏感指示系统,进行PBCV-1病毒颗粒溶壁酶活的检测,应用冻融实验比较各种酶在溶壁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PBCV-1病毒颗粒具有降解宿主细胞壁的活性,参与其溶壁活性的酶是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β-1,3-葡萄糖苷酶,其中壳聚糖酶的活力高低并不与其裂解活性成正比。因此作者的结论是:几丁质酶可能在PBCV-1病毒侵入及释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壳聚糖酶只作为一个辅助成分。

PBCV-1型病毒只侵染游离于原生动物之外的所谓“外共生”的“草履虫小球藻”,“纤毛虫小球藻”,而不感染“内共生”的小球藻,也就是说,病毒无法进入原生动物的体内。这类小球藻只能生活在动物的体内,是因为他们一旦被分离出来,就立刻受到病毒的攻击而死亡,这也许具有进化上的意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小球藻病毒1型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小球藻病毒1型》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