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谷根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药名

川谷根

别名

必提珠根

汉语拼音

chuan gu ge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oix lacryma-jobi L.var.monilifer Watt

归经

脾;膀胱

科属分类

禾本科

主治

热淋血淋膏淋崩漏白带水肿湿热黄疸食积腹胀蛔虫

生态环境

生于山谷、溪边或水沟边。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挖根和根茎,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2-[2,4-二羟基-7-甲氧基-1,4(2H)-苯并恶嗪-3(4H)-酮]β-D-吡喃葡萄糖甙{2-[2,4-dihydroxy-7-methoxy-1,4(2H)-benzoxazin-3(4H)-one]β-D-glucopyranoside},2-[2-羟基-7-甲氧基-l,4(2H)-苯并恶嗪-3(4H)-酮]β-D-吡喃葡萄糖甙{2-[2-hydroxy-7-methoxy-l,4(2H)-benzoxazin-3(4H)-one]-β-D-glu-copyranoside},2-[2,4-二羟基-1,4(2H)-苯并恶嗪-3(4H) -酮-β-D-吡喃葡萄糖甙{2-[2,4-dihydroxy-l,4(2H)-benzoxazin-3(4H)-one]-β-D-glucopyranoside},2-[2-羟基-l,4-(2H)-苯并恶嗪-3(4H)-酮]-β-D-吡喃葡萄糖甙{2-[2-hydroxy-1,4(2H)-benzoxazin-3(4H)-one]-β-D-glucopyranoside],2(3)-苯并恶唑啉酮[2(3)-benzoxazzolinone],6-甲氧基-2(3)-苯并恶唑啉酮[6-methoxy-2(3)-benzoxazolinone],6,7-二甲氧基-2(3)-苯并恶唑啉酮〔6,7-dimethoxy-2(3)benzolinone]和薏苡仁酯(coixeno-lide)。  

考证

1.川谷之名,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川谷生汜水县田野中。苗高三四尺,叶似初生薥秫叶微小,叶间丛开小黄白花,结子似草珠儿微小,味甘。”

2.《纲目》在薏苡条云:“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米感)也。但可穿做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糺结而味甘也。”

综上所述,并核其附图,与今禾本科植物川谷相符。  

动植物形态

川谷 多年生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黄白色,径约3mm。秆粗壮,直立丛生,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条形至披针形,长10-40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中脉粗厚而明显,两面秃净,边缘粗糙;叶鞘光滑,鞘口无毛;叶舌质硬,长约lmm。总状花序1至数枝,由上部叶鞘内抽出,长3-8cm;雄小穗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之每节上,成上举或点垂的总状花序;雌小蕊包藏于骨质总苞内;总苞卵形或近球形,长8-10mm,宽6-8mm,成熟时光亮而坚硬,近白色、灰色或蓝紫色。花、果期7-10月。  

功效其他

功效分类

清热利湿药;通淋止血药;消积杀虫药

性味

甘;淡;微寒

药材基源

为禾本科植物川谷的根和根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川谷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川谷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