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现棘唇线虫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常现棘唇线虫病的治疗

甲苯达唑疗效较好,100mg/次,2次/d,连服30天。乙胺嗪单一疗程效果欠佳,常需几个疗程。剂量为5~6mg/(kg·d),2~3周为1个疗程。

概述

常现棘唇线虫病(filariasis perstans)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常现棘唇线虫病可长期寄生而不产生症状,但有些病例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与罗阿丝虫卡拉巴肿相似,有头痛关节痛、神经精神症状、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

疾病名称

常现棘唇线虫病

英文名称

filaria perstans

常现棘唇线虫病的别名

常现丝虫病;常现丝虫

分类

感染内科 > 寄生虫病 > 蠕虫病 > 丝虫病

ICD号

B74.8

流行病学

常现棘唇线虫病流行于中非、南美洲,通过库蠓传播。某些流行地区,人群感染率在90%以上。

病因

雌虫长、宽为(70~80)mm×120μm,雄虫长、宽为45mm×60μm。微丝蚴长、宽为200μm×4μm,无鞘膜,无规则的周期性。

发病机制

病机制与罗阿丝虫病相似。

常现棘唇线虫病的临床表现

常现棘唇线虫病可长期寄生而不产生症状,但有些病例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与罗阿丝虫卡拉巴肿相似,有头痛、关节痛、神经精神症状、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

常现棘唇线虫病的并发症

常现棘唇线虫病可并发关节炎、心包炎、严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可找到微丝蚴。

诊断

诊断有赖于血液内找到微丝蚴。

鉴别诊断

常现棘唇线虫病应与盘尾丝虫病、欧氏丝虫病相鉴别。

预后

预后与阿罗丝虫病,但不累及视神经

常现棘唇线虫病的预防

常现棘唇线虫病预防原则与其他丝虫病类同。

相关药品

乙胺嗪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常现棘唇线虫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常现棘唇线虫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