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
心包囊肿是指发生于心包的一种先天性纵隔囊肿,亦称为间皮囊肿、心包旁囊肿、胸膜心包囊肿、纵隔水囊肿或纵隔单纯性囊肿等。囊肿与心包腔隔绝,如果经蒂与心包腔相通,则称为心包憩室。
目录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优生优育;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合理妊娠,避免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
2.合理安排运动 应控制运动量。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心包囊肿、憩室容易误诊,而且肿瘤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或继发感染,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如心包憩室蒂粗短又无明显症状,并且术前诊断明确者,可保守治疗观察。位于前纵隔较小病变可采用前外侧切口肋间进胸,减轻手术创伤;较大病变或位于后纵隔的囊肿,以采用后外侧切口为宜。术中尽量防止囊肿剥破,尤其对继发感染的心包囊肿,应仔细保护术野,以防污染;对囊肿游离较困难者,应先减压再行切除;对囊肿钙化增厚与心肌粘连紧密者,不必勉强追求整个剥离,以免损伤心脏引起大出血。
(二)预后
一般囊壁与胸膜轻度粘连,容易剥离,手术安全性高,预后极佳。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心包囊肿是在胚胎时期,胚胎头端及两旁中胚层侧板有些间隙出现,如果这些间隙中的一个未与其他间隙融合,而独立存在,即发育成心包囊肿。如果部分融合留有蒂与心包腔相通,则形成心包憩室。
(二)发病机制
病变可发生于心包任何部分,甚至在上纵隔心脏基底部,但以右侧心膈角最常见。囊肿大小不一,薄而透明,囊内液体澄清如水或为淡黄色透明液。液体量一般在30ml以内,少数可达1000ml。其结构为单房或多房性囊壁,外壁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壁为单层的间皮或内皮细胞。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症状
大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为其他各种原因的查体偶然发现,仅少数病人有胸部不适症状,如胸痛、胸闷或胸部胀满。如病变较大压迫心脏,可出现心悸、气短或心衰表现。有的病人可因劳累或体位改变而症状加重。查体多无阳性发现,如囊肿位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之间,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
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可见以上的表现。但由于对本病的重视不够,一般术前很难明确诊断。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诊断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检查化验
1.胸部X 线检查 心包囊肿、憩室均可表现为由纵隔突向肺野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清晰,密度淡而均匀,无分叶:少数有壳状钙化,心缘部囊肿可见“泪滴”状表现。侧位片可见阴影全貌。
2.胸部透视 心包憩室因与心包腔相通,当病人深呼吸或变动体位时,液体往返于憩室与心包腔内,有时透视下可见肿物的大小和形态有改变。
3.人工气胸术 可见阴影不在肺内而与心包相连。
4.心包穿刺注气 憩室内可见气体。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鉴别诊断
含液性支气管肺囊肿继发感染与心包囊肿继发感染在X线上很难鉴别,但是心包囊肿无呼吸道症状,如咳脓臭痰等,是为主要鉴别点。表皮样囊肿一般好发部位偏高,基本限于前纵隔,当侵犯肺与支气管相通时,可咳出皮脂样物或毛发。诊断性穿刺亦可穿出土黄色、棕褐色或白色透明等皮脂样物。心血管造影可以除外心脏膨胀瘤或动脉瘤CT或超声波检查,可有助于对心包脂肪垫、胸腺瘤、膈肌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并发症
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