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腔穿刺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名称

心包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的适应证

心包腔穿刺术适用于:

1.用于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抽液化验和病理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2.大量积液有心脏压塞(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可减轻症状

3.化脓性心包炎穿刺排脓。

4.心包腔内注药。

心包腔穿刺术的禁忌证

1.心包液过少。

2.出血性疾病

3.患者烦躁不安,不能合作者慎做。

4.如抽出液体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吸。

准备

1.术前须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位置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2.术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半小时服地西泮安定)和可待因

方法

1.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手术巾盖住面部,仔细叩出心浊音界,B超定位,选好穿刺点。常用心尖部穿刺点,依膈位置高低而定,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处;也可定在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

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铺洞巾。自皮肤至心包壁层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3.术者持针穿刺,助手以血管钳夹持与其连接的导液橡皮管。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向着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稍退针,以免划伤心脏。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固定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尔后放松橡皮管上的止血钳,缓慢抽吸,记取液量,留标本送检。

4.术毕拔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可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3.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可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可使大量血液回心导致肺水肿。大量积液时,还可在心包腔内置导管缓慢引流。

4.术毕拔出长空针前要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5.术中、术后均须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处理。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心包腔穿刺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心包腔穿刺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