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粒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油粒体,又称油质体造油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合成脂质 ,通常以油滴的形式贮存,等待需要时分解使用。

结构与分布

油粒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和脂质的代谢有关。形状大致为圆形,脂质通常以“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的形式储存,质粒体小球中除了脂质外,还有少量的质粒体醌类(plastoquinone)。油粒体常在苔藓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细胞中被发现,它们常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果实等器官,有时还会出现在子叶花粉细胞中。

和其他质粒体一样,油粒体有自己的环状基因,可自行透过分裂而增生。除了油粒体之外,特化为储存功能的白色体还有淀粉体(amyloplast)和蛋白质体(proteinoplast)。

脂质的合成

脂质可由蔗糖经代谢合成,机制为蔗糖先糖解为两个带磷酸根六碳糖,然后送入油粒体形成脂肪酸,再送入内质网;部分带磷酸跟的六碳糖会进一步分解成两个带磷酸根的甘油,送入内质网后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形成三酸甘油脂,再分离出油粒体储存。不过这样的说法仍有一些争议。

分解与利用

油粒体中储存的脂质在需要时可分解供植物使用。以种子细胞中的油粒体为例,储存的三酸甘油脂先被脂酶(lipase)分解成甘油与三分子游离的脂肪酸,甘油可转换成糖类或参与呼吸作用,脂肪酸则进入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经过一连串乙醛酸循环的代谢步骤,最后转换成葡萄糖。有时三酸甘油脂只释出两个脂肪酸,形成甘油一脂,也会直接从油粒体移至乙醛酸循环体加以分解。

不同植物分解油粒体的机制仍有差异。对大豆花生等植物而言,脂酶存在于乙醛酸循环体,而非油粒体中,其油粒体中的三酸甘油脂分解及脂肪酸传递至乙醛酸循环体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玉米、油菜和蓖麻等的种子脂酶存在油粒体中,不过前两者在干燥的情况下不存在脂酶,蓖麻的脂酶则在酸性环境下才能作用,可能和脂质大量分解无关,脂质的分解应是仰赖新合成的脂酶。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油粒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油粒体》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