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申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

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解剖

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 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

配伍应用

肾俞穴肝俞穴百会穴眩晕

怯寒症的应用

对于怯寒症,灸申脉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部,从这里开始改善阳气,是身体内不得到振奋,所有的阳气都上升到上方,这样祛寒症就逐渐消失了。

申脉穴的灸法为:艾炷直接灸3~5壮,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对于缺乏耐性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厌烦,可以自我按摩一下申脉穴。

具体方法:用手指去按压穴位,微微感到酸胀的感觉,同时尽量的深呼吸,维持几分钟,可以稍作放松。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治疗方法,心情会有所改变,耐性也就回归心理。

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别名

鬼路穴,阳跷穴。

名称释义

申脉。申,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脉,脉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穴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

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道路。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一是金门穴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二是昆仑穴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鬼路名意旨在强调穴内气血的经水部分,故名鬼路。

阳跷。阳,阳气也。跷,跷脉也。本穴物质中既有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性同跷脉之性,故名跷脉。

足太阳阳跷脉之会。同阳跷名解。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申脉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申脉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