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会穴,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定位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Akupixdudu20.jpg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日常保健

按摩

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3次。坚持按摩,低血压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温灸

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温热、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头昏头痛、失眠、阳气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坚持每天温灸,有保健长寿的功效。  

配伍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临床应用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百会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百会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