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PEM)是普外科的一个罕见病,是指子宫内膜种植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腹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雌激素、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最常见于盆腔内,盆腔外罕见。

简介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多发生在剖宫产手术后的切口上。剖宫产时从开放的子宫将内膜细胞或子宫外蜕膜组织直接种植于切口上是此类病变的主要原因。一般以肿块伴隐痛为主,尽管大部分病人症状呈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但也有与月经无明显关系。腹股沟子宫内膜异位常以淋巴结炎、神经纤维瘤、嵌顿疝等就诊于外科,造成此病的原因,被认为是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沿子宫圆韧带直接蔓延所致。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分手术治疗和药物两种,药物治疗常用抗促性腺激素制剂,如达那唑,可暂时减轻症状,但不能根除病变,停药后症状可复发。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局部切除即可,不可残留病灶,否则仍有复发可能。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PEM)是普外科的一个罕见病,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时,易被遗漏、误诊。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源于妇产科,发生的部位却在妇产科管辖范围以外,属普外专业范畴,一个发生在手术切口下或腹股沟区的小肿块,普外科医生接诊,很难想到EPEM。在临床症状上有明显特点,主要症状与月经期关系密切,肿块疼痛强度与月经是同步的。

临床症状

盆腔外任何部位发生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时,均可在局部出现周期性疼痛、出血和肿块。

①消化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只有肠道症状或只有盆腔内异位症症状,或两者同时出现。肠道症状多为腹部可触及包块;直肠和乙状结肠内膜内异症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腹泻、便秘、排便痛和血便;小肠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常位于回肠末端,约75%的患者常发生中腹部痉挛性疼痛;阑尾内异症患者常无症状,也可因疼痛行阑尾切除术。严重的肠道内异症可因直肠或乙状结肠受压而出现肠梗阻症状。

②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膀胱的患者,症状多种多样,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膀胱区疼痛和后背痛;20%的患者表现为周期性肉眼血尿。输尿管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较轻微,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似泌尿系感染,45%的患者表现为腹痛、腰痛,后期表现为反复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重者可有肾功能衰竭、高血压。

③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表现为周期性咯血、气胸。

④中枢神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表现为周期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周期性头痛和癫痫发作。

⑤肌肉、骨骼等肢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表现为肌肉骨骼的周期性疼痛。

⑥剖宫取胎术后的腹壁瘢痕中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经期出现腹部瘢痕疼痛,并可在瘢痕深部扪及剧痛的包块,月经干净后疼痛缓解,但下次经期时又发作。随着时间延长,包块逐渐增大,腹痛逐渐加剧。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