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稻芽概述图.jpg

稻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归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治疗米面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

药性

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临床应用

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本品消食和中,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若治脾虚食少,亦常与砂仁白术、炙甘草等同用,如谷神丸(《澹寮方》)。

用法用量

煎服,9~15g。生用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使用注意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炮制

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

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鉴别

稻芽鉴别图.jpg

干燥的谷芽,呈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包围果实,表面黄色,坚硬,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毫米,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初生根)。剥去外稃,内含白米1粒,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甘。以粒饱满、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蘖米即稻蘖也。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2.《本经逢原》: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3.《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4.《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5.《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附方

1.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2.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3.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别名

蘖米(《别录》),谷蘖(《澹寮方》),稻蘖(《纲目》),稻芽(《中药材手册》)。

来源

稻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出处

名医别录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稻芽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稻芽》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