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uling.jpeg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治疗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病症。

药性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临床应用

1.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2.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 3.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4.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虚寒精滑者忌服。

炮制

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

鉴别

Fuling1.png

常见者为其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cm,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成。子实体伞形,直径0.5~2mm,口缘稍有齿;有性世代不易见到,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无色。有特殊臭气。

各家论述

1、《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2、《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3、《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4、《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5、《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6、《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7、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8、《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附方

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3、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4、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5、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6、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8、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获苓汤)

9、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10、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11、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2、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13、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14、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15、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补缺肘后方》)

别名

茯菟(《本经》),茯灵(《史记》),茯蕶(《广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兔(《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多于7~9月采挖。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茯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茯苓》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