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毒性
肾毒性(renal toxicity) 指药物引起的肾脏毒性反应。
肾脏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一些药物可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或通过过敏反应造成肾脏损伤。
肾毒性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最早症状可为蛋白尿和管型尿,继而可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等。肾毒性可为一过性,也可为永久性损伤。可导致肾毒性的常见药物有某些抗菌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碘化物造影剂、碳酸锂、氨苯蝶啶等。
不可自行加大药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为了给肾脏更好的保护,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药物对肾损害。 抗生素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 首先,切忌滥用乱用祖传秘方和民间偏方,如果一定要使用某一药方或药物,应先取得其配方或成分,征询专科医师后,确定对肾脏无毒性才考虑使用。 第二,服药前后宜多饮水,保证足够尿量以促进药物排泄,减轻对肾毒性作用。 第三,对已知有肾毒性或暂时不清楚药理作用,但又必须使用的药物,使用时要严密观察尿液和肾功能变化,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第四,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都要重视药物肾毒性,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对于药物种类和剂量选择尤其要谨慎小心。 第五,绝大多数药物慢性肾损害是长期超量服药造成,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切不可自行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常见肾毒性西药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能损害肾脏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生素及其它化学治疗药物: ①常损害类: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孢霉素Ⅱ等; ②较常损害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磺胺药等; ③偶见损害类:新青霉素(Ⅰ、Ⅱ、Ⅲ)、氨等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头孢霉素(Ⅳ、Ⅴ、Ⅵ)、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2)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炎痛喜康、阿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APC)、非那西汀、安替比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及甲氧萘酸等。
(3)肿瘤化疗药:顺铂、氨甲蝶呤、光辉霉毒、丝裂霉素-C、亚硝基脲类、5-氟尿嘧啶等。
(5)麻醉剂:乙醚、甲氧氟烷等。
(7)各种血管造影剂。
(8)其它:环抱霉素A、甲氰咪哌、别嘌吟醇、甘露醇、汞撒利、海洛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中药肾毒性
许多单味中草药有毒性 近年来对中药毒性的研究,已发现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总结归纳可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儿铃、士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它矿物类 (明矾)等。
药源性肾损害“信号”
在临床上,可以引起药源性肾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除了各种西药以外,平时老百姓认为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也赫然在列。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有的会出现腰痛 ;有的会出现尿色改变;有的尿量有变化,可多可少:有时候是夜间尿量增加,病人感觉起夜的次数比以前多,有的还会发现尿里的泡沫比以前多,不像以前容易消散;还有的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有的甚至出现贫血和高血压;有的病人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当然,也有的人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由于偶尔的体检,或者医生检查才发现肾脏出了问题。 可见,常规、定期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不适症状的病人,也很重要。建议使用药物后,如果病人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肾脏病相关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做肾脏穿刺活检 。
简单检查筛肾病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在北京市民中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0%左右,但是知情率却很低,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专家提醒,其实一些非常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帮助筛查是否患有肾病。 首先,尿常规是反映肾脏病最简单和直观的一项检查。一个普通的尿常规可以发现80-90%的肾脏病,是肾脏病检查的基础。如尿蛋白阳性提示您可能患有肾炎、高血压或糖尿病肾病、或者肿瘤性疾病导致肾病等;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尿糖阳性提示血糖水平较高或肾小管损伤;尿酮体阳性提示存在脂肪分解,多见于饥饿性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尿红细胞增多提示肾炎或泌尿系的结核、结石、肿瘤等疾病。尿常规的检查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到医院留取一份新鲜中段尿的足量标本就可以了,而且不是必须要求是晨尿。 其次,如果想更全面地检查一下肾脏,可以再进一步化验肾功能,并做肾脏B超。肾功能检查的各种项目中血清肌酐反映肾功能最准确。一旦发现血中肌酐含量增高,多提示肾脏功能已有严重受损;肾脏B超则可以观察到肾脏的大小、结构和形态,并辅助诊断肾结石、积水、囊肿、肿瘤等疾病,如果B 超下肾脏体积已经缩小,也提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功能检查要求素食、避免剧烈运动3天,清晨空腹抽血即可;单纯肾脏B超则随时均可检查。
如何应对药源性肾损害?
预防药源性肾损害,不仅应当注意预防西药可能引起的肾损害,对可能造成肾损害的中草药、中成药同样严加防范。需要说明的是,即便采用了下述对策,有时药源性肾损害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因此,争取及早发现并且及早治疗,才能彻底降低药源性肾损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找有经验的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或需要进行造影检查时,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药。 2.慢性病病人,尽可能不用肾毒性药物。老年人、原来就有肾脏疾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联合应用肾毒性药物的病人、合并其他临床情况的重病病人,应尽量选用没有肾毒性的药物。 3.肾功能不全 时,须根据肾功能调节药物剂量。使用有可能造成肾毒性的药物之前,最好能先检查一下肾功能。肾功能不全病人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节药物单次剂量或用药时间间隔。 4.学会保护自己,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帮助解毒、排毒的方法如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 等。 5.保留好相关医疗记录,就诊时告诉医生。对曾经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过敏或非过敏性的不良反应,需保留记录,以备医生参考。 一般地说,在严密监测尿液和肾功能指标的前提下,必需的治疗仍是可以进行的。建议病人在有经验的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同时加强自我保护。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大部分药源性肾损害还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