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剂损伤
腐蚀剂损伤(injury due to caustics),具有强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的损害。腐蚀剂通常指强酸和强碱,属强烈的原浆毒,可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甚至穿孔,或遗留瘢痕、狭窄。强酸主要指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三种无机酸。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工、钢铁、电镀、印染、造纸、鞣革、炸药、金属加工酸洗、人造纤维、照相等行业。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加热到50℃以上可产生三氧化硫烟雾,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硝酸为无色液体,浓硝酸在空气中可释放出五氧化二氮(N2O5),即硝酐,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酸雾,不久即分解为氮氧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氮,具有刺激性。浓盐酸与空气接触可以释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氯化氢气体。
这三种强酸对皮肤粘膜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使蛋白质凝固,成为不溶性酸性蛋白,引起局部皮肤粘膜的烧伤和坏死。
口服强酸后在口腔、 食管、胃肠引起充血、 水肿、坏死及溃疡。创面可产生不同颜色的痂皮。继而发生穿孔、瘢痕形成、狭窄及畸形。
强酸烟雾吸入后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破坏了肺泡壁的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壁通透性增强,致使液体由毛细血管渗透到间质和肺泡内产生肺水肿。
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过量强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贮备的碱(碳酸氢盐和碱性磷酸盐)相结合,可产生酸中毒,并损伤肝、肾,引起黄疸、肝功能异常。尿中有蛋白质,管型,红、白细胞或血红蛋白。
浓硫酸的致死量约为1ml,浓硝酸为8ml,浓盐酸约为15ml。
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的工人可产生牙齿酸蚀症、皮炎、湿症和慢性支气管炎。
口服强酸后,应立即饮用或向胃内灌入弱碱类溶液如氢氧化铝凝胶60ml,或石灰水的上清液(含0.17%氢氧化钙)200ml或极稀薄的肥皂水 100~200ml进行中和。然后内服生蛋清60ml、牛奶或豆浆 200ml,用以保护烧伤的粘膜创面。禁忌催吐和胃管洗胃,也不能服用碳酸氢钠液,以免胃肠道内胀气,导致穿孔。
有剧痛时皮下注射吗啡或唛啶。静脉点滴 1/6克分子乳酸钠,纠正酸中毒。为预防消化道瘢痕形成,应口服泼尼松,10~20mg,每日3次,持续2~3周。
吸入强酸后,应给予吸氧,2~5%碳酸氢钠溶液喷雾吸入、镇静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脱水药物。
皮肤和眼部烧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5~10分钟。烧伤皮肤亦可用1%氨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然后分别按皮肤和眼烧伤进行常规处理。硫酸、硝酸和氢氟酸为强腐蚀剂而盐酸和浓有机酸(如醋酸、甲酸、草酸)的腐蚀性较弱。
强碱类中毒
强碱主要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 (KOH)、 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四种。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染料、印染、纺织、人造纤维、制皂、制药、 制革、化验试剂等行业。 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腐蚀性较弱。
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水而放出热量,它的固体或浓溶液与组织接触后,能迅速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与组织蛋白质结合而成为冻胶样的碱性蛋白盐,与脂肪结合成肥皂,损坏细胞膜的结构,使碱迅速侵入组织内,造成严重的组织损害,甚至坏死、形成较深的溃疡。口服强碱后,口腔粘膜呈红棕色,有水肿、溃疡、食管或胃可发生穿孔,常可因瘢痕收缩而致消化道狭窄。强碱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结膜和角膜的水肿、溃疡及坏死,严重者可致失明。
内服强碱后,应尽速给予食用醋,3~5%醋酸或5%稀盐酸,饮用大量橘汁或柠檬汁以中和之。继而给蛋清水、牛乳、豆浆、植物油口服,每次200ml。皮肤及眼部烧伤后,即刻用清水冲洗,洗到皂液物质消失为止,再按烧伤处理。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止瘢痕狭窄。其他尚应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