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检查名称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分类
概述
自然杀伤细胞又称NK细胞,其主要的功能特征是对肿瘤细胞及病毒感染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效应不依赖抗体与补体,体外检测NK细胞活性是诊断NK细胞功能及其与某些疾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原理
5-125碘-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分子上的碘原子与胸腺嘧啶核苷上的甲基在空间构型上类似,作为DNA合成的前体物,125IUdR较特异的取代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到细胞核DNA链上。因此,可用于标记快速分裂的瘤细胞。当标记的肿瘤靶细胞被NK细胞攻击死亡后,靶细胞内的125IUdR可释放入培养液中,此释放的同位素几乎不再被活细胞利用。经用γ闪烁计数器测定cpm值,算出释放率,以其释放的百分率表示NK细胞的活性。
试剂
(1)淋巴细胞分层液、K562细胞株、5-FUdR和125IUdR、胰蛋白酶和DNA酶。
(2)效应细胞 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提取同K细胞测定方法,用RPMI 1640培养液洗涤2次,最后用该液配成1×107个/ml细胞悬液。
(3)标记靶细胞 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母细胞K562株作为靶细胞(此细胞可在液氮中长期贮存)。取一定量的靶细胞加入一定量的5-FUdR和125IU-dR,混匀置37℃培育2h,然后用培养液洗3次,配成1×105个/ml,检测细胞标记率,要求2cpm/每个细胞。
操作方法
(1)效靶细胞作用:将分离好的淋巴细胞悬液(效应细胞)和标记的K562细胞(靶细胞)按100∶1的比例加入平底塑料试管中,按表1操作,同时设自然释放管(作为对照管),每个标本作了3个复管,最后用培养液使每管增至1ml,1500r/min离心,促进效靶细胞结合,置37℃、5% CO2孵箱内孵育18h。
(2)酶促反应:取出孵育试管,弃去各管上清液,剩下的细胞加一定浓度(2.2g/L)胰蛋白酶和DNA酶各0.1m1,混匀后37℃水浴30min,促使被攻击的靶细胞释放125IUdR,随后各管立即加入0.8ml Hank液终止酶促反应。混匀后1500r/min离心2min。
(3)测放射强度和计算:用γ型计数器分别测各管(上清和细胞管)cpm值,按下式计算;
正常值
自然释放率要求<10%;自然杀伤率大约35%~85%,平均值60%。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K细胞主要分布在腹腔渗出液,外周血、脾脏中;NK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中。临床主要用于肿瘤、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等病人,检测其K、NK细胞杀伤功能,在维持和调节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附注
(1)要求效/靶细胞比为100∶1,若比>100∶1,自然杀伤率不呈对数增加。且标本用量亦大。
(2)标记靶细胞放置时间不宜过久。因随时间延长死细胞增加,自然释放率欠准确。
(3)标记的125IUdR浓度要合适,要求125IUdR的放射性浓度为1.11×107Bq/ml,如浓度过低,标记率<0.1cpm细胞,检测结果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