荛花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荛花 Rao hua

[出处]神农本草经》。

【基原】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荛花 Wikstroemia canescens Meissn. 的花朵。

【植物形态】荛花落叶灌木,高30~90厘米,枝细长。

小枝有丝状细毛。

叶互生或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近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柔毛,叶脉隆起;叶柄长约3毫米,被细毛。

花黄色,成顶生疏腋生穗状花序,或再合成圆锥花序,被细毛;无花瓣,花萼管长6~8毫米,先端4裂,裂片钝尖;花盘鳞片状线形;雄蕊2轮,花丝短;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球形。

核果窄卵圆形,黑色,有丝状毛。

花期5~6月。

生于山地石壁隙缝或山坡沟边较潮湿处,也有栽培者。

分布湖南、湖北、陕西、江西、云南等地。

【别名】醉鱼草、滑皮树;香叶子(四川云阳)、木兰条(贵州快橙)、赶山尖、黄狗皮、矮雁皮(秦岭)、羊厌厌(陕北)、拐拐花(陕西华县)、岳彦花、野棉花(广东、广西)、地棉麻(广西)、野发麻(福建)、狗颈树

性味辛苦,寒,有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根的氯仿提取物200mg/kg时,出现共济失调呼吸变深而慢,翻正反射消失,1/4死亡;腹腔注射甲醇提取物50mg/kg时,出现流涎、竖尾、共济失调、翻正反射消失。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辛,微寒,有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用主治-荛花的功效】水饮,破积聚。

留饮,咳逆上气,水肿症瘕痃癖

①《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②《别录》:疗痰饮咳嗽

③《药性论》:治咳逆上气,喉中肿满,痃癖气块,下水肿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剂

【宜忌】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

【药方选录】

治肿及支满澼饮:芫花、荛花各半两,甘草大戟甘遂、大黄、黄芩各一两,大枣十枚。上八味,细切,以水五升,煮成一升合。分服,空心服,以快下为度。(《千金方》干枣汤)

治腹中积聚邪气、寒气,消谷:甘遂一分,荛花一分,芫花一分,桂心一分,巴豆一分,杏仁一分,桔梗一分。上七味,荛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变色已,各异捣,下细筛,捣合丸,以白蜜捣万杵。服如小豆一丸,日三行,长将服之。伤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小儿亦服,妇人兼身亦服。忌猪肉芦笋、生葱。(《范汪方》捶凿丸)

【文献摘录】

《本草衍义》: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时,当以意斟酌,不可使过与不及也。仍须是有是证者方可用。

《本草备要》:荛花,辛散结,苦泄热,行水捷药。主治略同芫花。

《本经逢原》:荛花,能破积聚症瘕,治痰饮咳逆,去咽喉肿闭。《本经》治伤寒温疟者,即苦寒以攻蕴积伏匿之邪也。言下十二经水,又治饮食寒热邪气者,以其苦寒峻利,饮食之邪亦得荡涤,而寒热自除也。

《本草求真》:荛花虽与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绝不相似,盖芫花叶尖如柳,花紫似荆,荛花苗茎无刺,花细色黄。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温,此则辛苦而寒。若论主治,则芫花辛温,多有达表行水之力;此则气寒,多有入里走泄之效,故书载能治利,然要皆属破结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别视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荛花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荛花》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