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油
来自中医百科
蛤蟆油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蛤士蟆)的干燥输卵管。其性平,味甘、咸。归肺、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盗汗神衰,劳嗽咯血等病症。
药性
甘、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
临床应用
1.病后体虚,盗汗神衰。本品甘平补益,咸以入血,归肺、肾二经,善能补益肺肾之精血,有强壮体魄,补虚抚赢之能。用治病后、产后,伤血耗气,虚弱赢瘦,神衰盗汗等症。每单用即效;治疗神经衰弱可与土燕窝蒸服;治疗盗汗症可以本品与党参、白术、黄芪、阿胶为丸(《四川中药志》)。
2.劳嗽咯血。本品补肺益肾,用治肺肾阴伤,劳嗽咯血。以本品与白木耳蒸服,有良效;或与蛤蚧、人参、熟地黄、胡桃肉等同入丸、散,以增强养阴止咳,纳气定嗽之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外感初起及食少便溏者慎用。
鉴别
干燥品为不规则弯曲,相互重叠的厚块,略呈卵形,长约1.5~2厘米,厚约1.5~3毫米。外表黄白色,显脂肪样光泽,偶有带灰白色薄膜状的干皮,手摸之有滑腻感,遇水可膨胀至10~15倍。气特殊,味微甘,嚼之粘滑。以块大、肥厚、黄白色、有光泽、不带皮膜、无血筋及卵子者为佳。
附方
②治神经衰弱:哈士蟆油、土燕窝。蒸服。
③治病后失调和盗汗不止:哈士蟆油、党参、阿胶、白术、黄芪。为丸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别名
田鸡油、哈什蟆油、蛤蚂油(《中药通报》(5):205,1956),哈士蟆油(《中药志》)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蛤士蟆)的干燥输卵管。又名哈士蟆油,俗称蛤蟆油。主产于东北各地,以吉林的产品为最佳,均系野生。 于白露前后扑捉肥大的雌蛙,干燥后,用热水浸润,将输卵管取出,除净卵子及内脏,干燥。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蛤蟆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