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养阴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滋阴,中医名词,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系补法之一。又称补阴育阴养阴益阴。指用补阴药物治疗阴虚证的方法。

滋阴法常用于治疗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两目干涩,眩晕耳鸣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胃中灼热等。不同脏腑的阴虚证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有差异。故补阴法有补心阴、补肺阴、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等。常用地黄、龟版、天冬麦冬百合熟地知母山萸肉等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滋阴食品有牡蛎肉、鲛鱼、马奶、羊奶、酸奶、蚬肉、淡菜、蛙肉、蹄筋、豆腐浆、菠菜、青菜、黄芽菜、银耳、蘑菇、金针菇、草菇、平菇、西米、糯米、黑木耳等。

概述

阴虚多与心肺肝肾四脏相关,应辨证施治。如心阴虚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天王补心丹肺阴虚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治用百合固金汤肝阴虚症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手足蠕动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治用杞菊地黄丸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眩晕耳鸣遗精五心烦热,盗汗潮热,颧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治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常用药物有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女贞子石斛百合旱莲草等。

临床上具体使用补阴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因实热或感受外邪时所致的发热口渴自汗出等病证,不适宜用本法治疗。

②因温燥药易伤阴液,故阴虚证忌用温燥药物。

滋阴原则

1.滋阴与清热并用

2.保血、养血即可生津

3.养阴兼顾理气健脾

滋阴名方

中药方剂“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臔的《续名医类案》,是临床上滋阴疏肝的首选方剂。一贯煎的组成和常用剂量为:北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8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本方随证加减,对一些慢性疑难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其滋阴疏肝作用的确不同凡响,并广泛应用于肝、胃、高血压、妇科、眼科等肝肾阴虚诸症。

1.慢性肝病:临床可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属阴虚者,对肝脓疡恢复期也有较好的效果。对上述肝病,可用一贯煎6味药,酌加白芍15克,丹参12克,生黄芪10克,每日1剂,连服1~3个月。

2.萎缩性胃炎:大量临床报道表明,一贯煎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属阴虚者有一定疗效。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一贯煎基础上,加乌梅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甘草6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2~3个月为1疗程。凡经一贯煎调治的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巩固。

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此类病症大多属阴虚,以一贯煎加白芍15克,茯苓12克,百合15克,小麦10克,大枣3枚,疗效颇为理想。

4.中心性视网膜炎:用一贯煎加密蒙花12克,白芍15克,草决明12克,郁金10克,水煎服,连服1~2个月。一般服10~15剂后视力开始上升。

5.肿瘤放疗后阴道干涩症:妇女宫颈癌、阴道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出现阴道干涩、疼痛等症,可用一贯煎加枣皮12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连服15~30剂,往往可见显效。对其它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口干舌燥、心烦失眠、食欲缺乏等阴虚表现,亦有较好的疗效。此外,一贯煎加减还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肺结核、性功能减退等。

滋阴药茶

枸杞生地茶

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眼茶

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来源:《摄生秘剖》。

生地豆卷茶

原料:生地5g、豆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达宣利,养阴解表。

用途: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滋阴食物

牡蛎肉、鲛鱼、马奶、羊奶、酸奶、蚬肉、淡菜、蛙肉、蹄筋、豆腐浆、菠菜、青菜、黄芽菜、银耳、蘑菇、金针菇、草菇、平菇、西米、糯米、黑木耳、番茄、枸杞头、绿豆芽、甘蔗、酸梅汤、葡萄、百合、水煮花生、橘子、柑子、橙子、草莓、柚子、无花果、香蕉、西瓜、蜂蜜、蜂王浆、南北沙参、地黄、何首乌、白芍、百合、薏苡仁、山药、核桃、芡实、黑芝麻、海参、鸡肉、猪皮、牛奶、藕汁、雪梨以及蛋类、瘦肉类。

滋阴凉血

凉血就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速的血恢复正常运行,以避免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等。

中医讲,血热乃体内阳盛阴虚。血热导致人体发燥,火气大,使人发热,会出现出血症状,如皮肤斑块,鼻衄、齿衄等出血症状。这种情况下需凉血,象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黄、玄参、紫草、青黛等中药具有上述作用,清热而凉血。

行瘀

指治法。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

又称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用活血祛瘀药通畅血脉的方法。用于血行不畅或血分瘀滞所致的各种瘀血证。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生地、丹皮、赤芍等。

滋阴

治法之一。即补阴、养阴、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唇赤颧红、虚烦失眠、潮热盗汗、喘咳咯血、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阴丸等;常用药如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龟板、鳖甲、旱莲草、女贞子。

注意事项

在服用滋阴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合理安排性生活次数,避免纵欲过度。

5、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滋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滋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