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脉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还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诊;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法总论以为结语。本书曾多次刊印,现有多种清刻本。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作了删节,重于出版。
《诊家正眼》 ,脉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还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诊;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法总论以为结语。本书曾多次刊印,现有多种清刻本。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作了删节,重于出版。
上卷共47篇,其中第1~10篇主论脉诊概念,阐述切脉部位、时间、方法以及寸口三部脉分属脏腑的机理。第11~15篇阐述脉分四时、六气、四方,示人诊脉要因时、因地制宜。16~22篇叙述了四时脏之平脉、病脉、死脉、真脏脉、怪脉及其区别,但总以脉有胃气,贵在有神最为关键。第23~25篇叙述了神门脉,反关脉、冲阳胃脉、太溪肾脉、太冲肝脉的临床应用。第26~28篇阐述了诊脉应注意结合患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型、禀赋、动静等差异参酌之。第29篇重点论述以寸关尺三部脉及浮中沉三候察脉之有根与否。第30篇主论妇女妊娠脉、月事脉。第31篇阐述不同年龄小儿指纹、额前眉端发际及寸口脉的各种诊法。第32篇论述了伤寒、头痛、中风、咳嗽、喘急、水肿、虚劳……等31证的宜忌之脉。第33篇叙述了雀啄、屋漏、弹石、解索、虾游、鱼翔、釜沸等7种怪脉的形态及主病。34篇阐述了脉见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的临床应用。第35~42篇阐述了望、闻、问诊与脉诊的密切关系。第43篇论述了切脉之道,贵于精诚,不宜轻言谈笑,乱说是非,方能察脉之微而不失病情。第44~46篇阐述了危重证的脉诊。第47篇主要论述了奇经八脉病变与脉诊的关系。下卷共29篇。其中第1~28篇重点论述了浮、沉、迟、数等28部脉的形态及主病。第29篇阐述了脉象虽多但总以表里、阴阳、虚实为纲概括之。此书以《内经》、《难经》为依据,每卷首论先圣之源,分论后贤之本,援引王叔和、李东垣、李时珍等诸家论说,余附李氏之见,集多年临床经验,注释发挥,阐述自己的见解。其论注重天人合一,因地、因人诊脉;平脉、病脉,贵在有神,危重病时尤重诊察先后天根本之有无,其所述诸病宜忌之脉确有临床参考价值。
下卷所论28部脉均以四言歌诀形式,先列体象、主病、兼病,再详加按语,提出新见,所述由浅入深,由常达变,精当中肯,切于实用。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一大医家,—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本草通玄》、《伤寒括要》、《删补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等。
李氏虽对脉学造诣至深,然又不偏执一端,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其对当时社会上凭脉测病之弊端,引先贤之训批评道“妄言作名,为粗所穷,何病能中”,并由此而设专篇“必先问明然后诊脉”,示后人以注意,由此可见李氏实事求是治学精神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