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的别名

跗骨“V”形截骨

手术名称

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

分类

小儿外科/儿童足部畸形的手术/高弓足的手术

ICD编码

77.28

概述

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用于高弓足的手术治疗。 高弓足是指足弓异常增高(图12.27.9.5-0-1)。它常伴有一系列畸形,包括爪状趾(跖趾关节过伸及趾间关节屈曲)、前足旋转并内收,中足背侧“骨性”增高而足底内侧皮肤出现皱褶且跖腱膜挛缩,足外侧缘延长而内侧短缩、跖骨头下胼胝、不同程度的距下关节僵硬、足跟内翻和伴有或不伴有马蹄足挛缩畸形的跟腱紧缩。

通过详细的体检肌电图神经病学研究及影像检查,80%以上病儿病因可以确定。骨骼发育成熟的病儿,病因常常为神经肌肉疾病或创伤。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有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创伤多为胫腓骨骨折小腿后侧深筋膜间室综合征后遗症所致。脊柱闭合不全、脑瘫、原发性小脑疾病、关节挛缩症或严重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儿,也可发展为高弓足畸形。部分病儿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属特发性高弓足畸形。

应根据病儿的年龄、畸形的类型、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

Cole跗骨前侧截骨术的缺点是通过缩短足背凸侧而非延长凹侧足底长度来矫正畸形,其后果是使足变短、变宽和变厚。Japas介绍了一种手术方法可以使术后足的外形更接近正常。该方法包括一个“V”形截骨术,“V”形的顶点在高弓足最高点近侧,通常位于足舟骨上。“V”形的一边向外侧延伸,经骰骨到达其外侧缘;另一边向内侧,经过第1楔骨到达其内侧缘。术中不去除骨质,而是把远侧截骨块的近侧缘向跖侧压低,而把跖骨头抬起,这样既矫正了畸形,又增加了足底的长度。该截骨术不能矫正后足和中跗关节的畸形,这种畸形需要后期三关节融合或Dwyer跟骨截骨术矫正。

适应症

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适用于6岁或6岁以上儿童的中足中度高弓足畸形。

术前准备

1.术前应拍摄站立位患足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其前足、中足和后足的位置及畸形程度,尤其是第1跖骨的跖屈和爪状趾畸形,制定手术方案。

2.术前3d开始患足的皮肤准备。

麻醉和体位

采用基础加局麻、基础加骶管麻醉、基础加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仰卧位。患侧大腿近端扎充气止血带。

手术步骤

1.切口及跖腱膜切断

首先在足跟内侧做切口行Steindler跖腱膜切断术然后在足背做长约6~8cm的纵切口(图12.27.9.5-1)。在第2、3趾长伸肌腱之间解剖,将趾短伸肌腱拉向外侧,在骨膜外显露距舟及跗跖关节之间的足背部分。

2.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

用电锯或骨凿与骨刀按下面方法做“V”形截骨(图12.27.9.5-2A)。“V”形截骨线的内侧边起始于第1楔状骨,紧靠第1楔跖关节近侧;外侧边位于骰骨,在第5跖骰关节的稍近侧。将这两条截骨线向近侧延长相交于足中线上、高弓足畸形的顶点,一般在足舟骨上。注意截骨线不要进入中跗骨间关节(图12.27.9.5-2A正面观;图12.27.9.5-2B侧面观)。完成截骨后,牵引远侧端并用骨膜剥离子把其近侧缘压向跖侧,同时抬起跖骨头。如果第1跖骨呈现明显的马蹄畸形,将“V”形截骨线的内侧边通过第1跖骨基底部以消除畸形。用手法矫正前足的内收或外展畸形。在良好的对合后,用1~2枚斯氏钉固定截骨处。

3.关创

去除止血带,止血,缝合切口,无菌包扎。

术后处理

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术后做如下处理:

1.自膝下至足趾用短腿管型石膏固定,保持踝关节90°,足呈跖行位。

2.术后摄患足正侧位X线片,观察截骨处闭合及对位情况。

3.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足血循环

4.术后2周拆线并更换石膏。这时可对前足做轻微调整,特别应注意对残余的内收畸形的矫正。

5.术后10d可扶拐不负重行走,术后2个月可完全负重行走。术后两个半月摄X线片证实截骨已融合,可去除石膏行走,并开始踝关节及距下关节的功能锻炼。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跗骨V形截骨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