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耕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耕道,清代医家。字继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长于喉痧证,于1801年著《疫痧草》一书。[1]《疫痧草》为儿科学著作。卷上“辨论章”,系疫痧(猩红热)的总论部分,阐明疫痧因感染疫毒所致,通过“气息传染”,“一感即发”,表明其有较强的传染性,并论述了极易避其毒气以为预防和疫痧的一般证候及治则;卷中“见象章”,详论疫痧诸证候,如发热,痧疹形式、面色、舌苔、脉象、咽喉部症状及其他症如神昏、肌燥、便溏、咳嗽、气促、牙疳遗毒等;卷下“汤药章”,订疏达、清散、清化、下夺和救液五大法,作为治疗本病的法则,每法下列相应之方药,并附汤药总论及吹药、漱喉方、牙疳方等。因其列证详而论之慎,疗治精而有常法、变法,为其后儿科医家奉为治疫痧之圭臬,为流传较广的疫痧专著。本书现存有十多种刊本。最早为清道光十八年戊戌 (1838) 宋耀庭重刊本。 [2]

陈耕道.png

古籍原文

临证医案

代表方剂

  1. 中医辞海·中册
  2. 赵法新,胡永信,雷新强等 主编.中医文献学辞典.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第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