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间隙感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颞下间隙感染是指颞下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肿胀,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治疗措施

应积极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若症状缓解不明显,经口内(上颌结节外侧)或口外(颧弓与乙状切迹之间)途径穿刺有脓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切开引流途径可由口内或口外进行。口内在上颌结节外侧口前庭粘膜转折处切开,以血管钳沿下颌升支喙突内侧向后上分离至脓腔。口外切开多用沿下颌角下作弧形切口,切断颈阔肌后,通过下颌升支后缘与翼内骨之间进入脓腔。  

诊断

1.病史 颞下间隙感染前可能有上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史,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麻醉、颞下-三叉-交感神经封闭史也不可忽视。

2.临床表现 由于脓肿所处的解剖部位深在而隐蔽,虽然患者高烧、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突出,但颌面部红肿表现并不很明显,而间接表现为患侧上颌结节粘膜皱褶处红肿十分明显,前庭沟肿胀而变浅或呈膨隆状,压痛明显、有波动感,于该处穿刺易抽出脓液;颧弓上下及颌后靠上部有肿胀压痛。  

病因学

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位于颞骨下方。前界为上颌结节及上颌颧突后面;后界为茎突及茎突诸肌;内界为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外界为下颌支上份及颧弓;上界为蝶内大翼的颞下面颞下嵴;下界是翼外肌下缘平面,并与翼下凳间隙分界。该间隙中的脂肪组织、颌内动静脉翼静脉丛三叉神经上、下颌支的分支分别与颞、翼下颌、咽旁、颊、翼腭等间隙相通;还可借眶下裂、卵圆孔和棘孔分别与眶内、颅内通加。

可从相邻间隙,如翼下凳间隙等感染扩散而来;也可因上颌结节、卵圆孔、圆孔阻滞麻醉时带入感染;或由上颌磨牙的根周感染或拔牙后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

颞下间隙位置深在、隐蔽,入感染发生时外观表现常明显,仔细检查可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微肿,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但颞下间隙感染时常存在相邻间隙的感染,因此可伴有颞部、腮腺咬肌区、颊部和口内上颌结节区的肿胀,以及出现该合并间隙感染的相应症状。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颞下间隙感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颞下间隙感染》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