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菊颗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 菊 颗 粒

拼音名:Xiangju Keli

英文名:

书页号:X38-32

标准编号:WS3-061(Z-061)-2002(Z)

【处方】化香树果序(除去种子) 夏枯草 黄芪 防风 甘草 野菊花 辛夷 白芷 川芎

【性状】本品为棕色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主治及用法

【功能与主治】辛散祛风清热通窍。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3g

【贮藏】密封

【有效期】2年

鉴别

(1)取本品15g,加氯化钠过饱和水溶液30ml,并滴加稀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两次(乳化后于450转/分,离心1分钟),每次ml,合并乙醚液,挥散溶剂,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烘5~7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C)。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10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用甲醇分次洗涤滤渣及容器,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水浴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提取3次,每次ml,弃去氯仿液,水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ml,合并正丁醇液,用1%NaOH溶液洗涤3次,每次ml,弃去碱液,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0.5μl与1.5μl、供试品溶液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5~7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3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44H68O4)计,不得少于0.05mg。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香菊颗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香菊颗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