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内青霉病
治疗方案
在本病早期应及早应用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或制霉菌素,常可收到一定疗效,当病趋向晚期则治疗较棘手,预后较差。
疾病分类
疾病概述
马内菲青霉病是由马内菲青霉菌(PM)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真菌病.1956年Capponi等最先从越南的中华竹鼠的肝脏中分离出PM, 1973年Disalvo等在美国报道首例人类自然感染的本病,国内1984年广西最先报告本病,以后相继在泰国、欧洲,我国香港及湖南等地报告达数十例.
疾病描述
马内青霉是青霉中惟一的双相菌种,1956年Capponi等在越南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时首先从竹鼠(中华竹鼠)身上分离得此菌,后来发现此菌可引起实验室中的大鼠、小鼠及田鼠感染。1959年Segretain首先正式报告此菌种,命名为Penicillium marneffei Segretain,Capponi et Suveau,后证明可引起野生啮齿动物感染。其后又发现可引起人类感染,第1例是在作实验动物接种时意外刺破手后9d于接种处发生一小结节,继以局部发生淋巴管炎和腋下淋巴结炎。用2000万u制霉菌素治疗20d而愈。第2例为自然感染病例,曾到过东南亚,是在一霍奇金病作脾切除时偶然发现此病,即从患者脾脏组织病理检查时发现此病。近来在泰国曼谷报告5例人类感染,美国亦报告1例,均曾到过东南亚,我国先后由李菊裳、韦兴国等于1985年正式报告此病2例,都是发生在广西境内。近来全世界报告不下数百例主要并发于艾滋病。我国已先后于广西、广东、湖南、江苏等地发现此病患者。
症状体征
患者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心包炎、贫血、白细胞升高、播散性脓肿等。
疾病病因
感染马内青霉。
病理生理
皮损活组织检查可见大小、形态不一的肉芽肿,其中心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绕有一圈组织细胞及少数多核巨细胞。马内青霉位于组织细胞之内或外,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4μm,HE染色见蓝色核周绕一空晕,犹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用乌洛托品硝酸银染色可见一些腊肠样细胞,细胞间可有分隔。
淋巴结活检可见大量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较少的浆细胞,有组织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周围为组织细胞肉芽肿和中部坏死的化脓性病灶。用Gomori乌洛托品硝酸银及HE复染,可显示组织细胞质内外及坏死组织中有被染成黑色的酵母样型细胞,直径1.5μm×0.9μm~7.2μm×3.6μm,以圆形、卵圆形为主,还可见两端钝圆、有横壁或裂殖的不出芽为延长型或蹄形的特征性细胞,偶见关节孢子样结构,其中有些孢子酷似荚膜组织胞浆菌的组织型细胞。
诊断检查
将菌接种于沙氏琼脂上,25℃,菌落初呈蜡状、膜样,中央气生菌丝呈白色绒毛状,向周围扩展,以后变成淡青黄色、微红灰青色,最后变成灰棕红色绒毛状,可产生玫瑰红色素并逐渐扩散到整个培养基。在蔡氏培养基上,25℃,生长较慢,产生典型帚状枝。在啤酒麦芽汁琼脂基上生长较好,可见菌丝分隔,分生孢子柄光滑而无顶囊,帚状枝双轮生,散在,稍不对称,偶有副枝及单轮,有2~7个散开、不平行的梗基,其上有2~6个瓶梗,较短而直,瓶身较膨大,梗颈短直,可见单瓶梗直接从气中菌丝长出,其顶端有单链分生孢子,其链散乱,不呈柱状;分生孢子初为椭圆形,后呈圆形,光滑,可见孢间连体。当将上述菌培养于37℃时,均生长呈酵母样型,膜状,起皱折,稍带棕色,湿润,易碎。镜检一般显示类似念珠地丝菌的关节孢子,有时可产生与活检组织中所见相同的酵母样型。如果将其再培养于25℃中,则又恢复为菌丝型生长。这是本菌所具有的特征性双相型,具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