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9微小病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实验室检查对于鉴别第5病与其他病毒疹、确定是否存在保护性抗体、妊娠中有无近期感染、特别是区分微小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红细胞生成障碍,均是有意义的。近期B19病毒感染最好查IgM抗体,常用捕获法或放射免疫测定,IgG抗体对诊断急性感染无意义,其存在仅表明曾感染过,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最敏感检测B19病毒的方法是PCR法,PCR法结合原位杂交在细胞或组织切片中可测到小量的病毒DNA,但要注意假阳性结果。最易进行的方法是在血清或组织匀浆的打点杂交和固定组织的原位杂交。DNA杂交是再障危象时测定有无病毒血症的最好方法,其不仅在急性期、间歇期,甚至感染后好几个月仍能测出。且可用于检测排泄物、滑液、唾液和B19病毒感染所致流产或宫内死亡的胎儿组织。   治疗EI及TAC目前仅局限于对症处理,抗病毒治疗 对于持续的微小病毒感染是有效的。市售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中和抗体的一个好的来源,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病人,每日给予免疫球蛋白400mg/kg静注,10天一疗程,通过间断注射,直到血清中测不到病毒为止。AIDS病人5~10天一疗程,虽在几个月后会复发,但再用仍有效。  

发现及其特征

  Cossart于1975年在对血库中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筛查时发现了一些假阳性结果,在电镜下有典型微小病毒外观的颗粒,于是依据供血者的编号命名为B19病毒,因大多数带有这种病毒的供血者是健康的,故原先人们认为微小病毒感染是无症状的,直到1981年,在镰状细胞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童中发现了这种病毒。2年后伦敦北部郊区暴发流行EI,通过血清学检测IgM抗体发现儿童常见的红疹与B19病毒有关。之后又分别发现B19病毒与胎儿疾病及关节疾病有关。1987年在1例先天免疫缺陷综合征贫血的病人中证实存在有慢性B19病毒感染。随后调查显示在AIDS病人、器官移植的受者、化疗的肿瘤病人中都有慢性持续性B19病毒感染的存在。   B19病毒是直径为23nm无囊膜包裹,3 500碱基组成的单链DNA病毒,属微小病毒科,是红细胞病毒属的一种。其在分子生物学上有独特性,末端回文序列长达365个碱基,G、C含量高,使得B19病毒二级结构牢固,而不易克隆入细菌中。B19病毒同其他小DNA病毒一样有种属特异性。有两种壳蛋白:VP1(83kD)和VP2(58kD),VP2占优势,VP1位于壳体外部,易与抗体结合。此外B19病毒有一非结构蛋白NSI,可引起细胞死亡,但其作用与细胞毒素或成空蛋白不同。其对热稳定,56℃30分钟仍可存活。   感染B19后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实验接种人后IgM抗体约在10~12天出现,持续数月,IgG于接种后2周出现,会终身存在,再次感染后IgG还会升高。绝大多数病人即使IgG水平很低,仍有长期的免疫力。血IgA抗体亦可测到,其对上呼吸道有防御作用。   病毒的VP1及VP2均有中和位点,但VP1是主要抗原,其特定区域抗原是线性的,而VP2的中和位点具三维结构。只有VP1独特区或VP1-VP2融合后产生的蛋白,才能诱发中和抗体产生,而单纯VP2不能产生有活性的中和抗体。持续感染是由于免疫受抑制的个体不能产生中和抗体的结果。

有关临床病征

  实验性微小病毒(HPVB19)感染是一急性双期疾病。通过志愿者鼻内接种在第5~6天血中可测到病毒,8~9天达高峰,伴随病毒血症有非特异性急性流感样症状,接种10~14天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并伴有典型的EI症状,志愿者有全身性红疹出现和关节炎发生,骨髓抑制与病毒血症相符,一过性再障是感染早期的表现。临床上见到的与B19病毒相关的病症有:   第5病(EI)。这是急性B19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轻型儿童疾病,典型表现是面颊部边界清晰的红斑即“掌拍颊”,躯干及肢体近端一过性网状斑丘疹出现,疹前1周可能有发热、轻微呼吸道症状和周身不适,而出疹时常无明显症状。EI常在冬末初春,某个社区内暴发流行,而单个病人发病时易与麻疹或其他儿童出 疹性疾病相混。   再障危象(TAC)。对于一个已患有溶血的病人,急性B19病毒感染会引起一过性TAC发生。骨髓中红细胞生成突然停止,网织红细胞下降,贫血恶化,暂时性红细胞生成受抑制是其感染的常见特征。一过性TAC是自限性疾病,症状不仅包括严重贫血所致的呼吸困难、疲劳,还有极度倦怠、精神错乱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种危象在镰状细胞贫血的病人可导致脑血管意外,或死于严重贫血和心衰)。B19病毒除导致再障贫血危象外,它还与其他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红细胞缺陷病、β-地中海贫血等危象有关。B19病毒感染可能是所有溶血性贫血危象的原因。TAC也发生在红细胞应激状态,如出血和铁剂缺乏时及在骨髓纤维化和骨髓移植后。   胎儿水肿(FH)。B19病毒宫内感染引起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它使自然流产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在怀孕1~3个月。由于感染了胎儿前红细胞,造成严重贫血,而导致9%的胎儿死亡,但很少有先天性畸形。在20例B19病毒DNA阳性的死胎组织,17例胎儿有非免疫性水肿,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①严重贫血使体内液体聚集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全身水肿;②为代偿贫血,肝脏造血活跃,从而减少了蛋白质的合成,引起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水肿;③溶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肝纤维化、肝功能减低,产生腹水、静脉曲张。胎儿水肿可通过超声波测出,通过宫内输注红细胞进行治疗。  持续感染与单纯性红细胞发育不良。持续性B19病毒感染,会使先天性免疫缺损(Nezelof′s综合征)病人、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癌的化疗后或缓解期的病人以及艾滋病病人出现单纯性红细胞发育不良这一溶血性疾病。临床上贫血周期性发作与病毒血症有关。在缓解期,病毒只能通过PCR扩增法测到,一般则可通过打点杂交技术来测B19病毒基因。   其他疾病。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可能与B19病毒感染有关。1994年Murray J C报道了在35个典型ITP病人中17例(49%)在外周血或骨髓中B19 DNA阳性,6例(17%)抗B19 IgM阳性,8例(23%)抗B19 IgG阳性,而对照组无DNA阳性及IgM阳性出现。在15例川崎病病人中亦有类似发现,其中10例查到B19 DNA或特异性IgM。在法国1987~1990年观察的24例B19病毒感染的患儿中,1例5个月的婴儿感染后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心肌炎,1例甲肝患儿出现了急性肝衰竭,2例发生了Henoch-Schonlein紫癜。B19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急性胃肠炎、淋巴结病(如肠系膜淋巴结炎或假性阑尾炎)。有人观察了21例由于B19病毒感染而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患儿,21个孩子中,15个婴儿患有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3个幼儿患了急性喉炎,3个学龄儿有急性哮喘发作。  

流行病学和预防

  B19病毒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峰。儿童常见EI的暴发流行,大约每3~4年一个周期,溶血病人中一过性TAC的暴发往往与其同时,大约有50%成年人有B19病毒IgG抗体,年长人中比率增至90%,每年血清阳转率达1.5%。因此大多数个体在儿童期已获得免疫,但在流行期感染率仍很高,10%~60%易感学龄儿可出现EI,且有家族聚集性。   B19病毒可经输入血制品或破损皮肤(纹身)等传播,最常见于接受浓缩凝血因子治疗的病人。目前发现呼吸道是B19病毒通常感染和排毒的途径,直接密切接触是最可能的传播方式。此外母婴传播及器官移植时B19病毒通过供者传给受者,亦不容忽视。   大多数EI病人出现典型表现时已过了传染期,呼吸道及血中不能检出B19 DNA,不需要隔离。临床上最主要的危险来自有高滴度病毒血症的病人,如一过性TAC患者或慢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者,这些病人血清中B19 DNA常为阳性,具传染性,在排毒期应单间隔离,接触时需带口罩,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标本、排泄物等应妥善处理。   在B19病毒流行期可注射含有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20〕及人类恢复期抗血清。目前尚无预防性疫苗,但有希望用重组的核壳体作免疫原。因为在组织培养中培养病毒是困难和危险的,而重组的B19病毒核壳体可在杆状病毒中产生,使接种动物产生中和抗体,无佐剂亦可。重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B19病毒疫苗的研制创造了条件。 人类微小病毒B19病毒感染广泛存在,人群感染率达60%以上。一般情况下,患者症状轻微,容易忽视,但在造血功能障碍和免疫缺陷个体,B19病毒感染则常表现为严重疾病或慢性过程。 在B19病毒急性感染症状出现后3日内,90%患者即可检出B19-IgM抗体,一直至病后2~3月,少数患者在病后6个月IgM还可检出。 因此检到有抗体,不等于是你现在感染,也许只是前一段时期曾经感染。孕期妇女B19病毒感染,少于5% 在病毒血症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建议进一步做该病毒的DNA检测,如果也为阳性,就要注意存在病毒的感染。B19病毒可扩散至胎儿全身器官,引起广泛感染,尤其是该病毒对胎儿快速分裂的细胞(如骨髓红细胞生成系统)有很强的亲嗜力,可致胎儿贫血、缺氧、心力衰竭,形成水肿型胎儿,发生流产或胎儿死亡。胎儿流产或死亡多发生在妊娠中期(13~38周)。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B19微小病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B19微小病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