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IgG的别名

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G概述

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 )主要由脾、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以单体形式存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机体合成免疫球蛋白G 的年龄要晚于 IgM,在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年人水平。免疫球蛋白G 是血清中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总Ig的75%。

人免疫球蛋白G 的亚类

根据免疫球蛋白G 分子中γ链抗原性差异,人免疫球蛋白G 有4个亚类:免疫球蛋白G 1、免疫球蛋白G 2、免疫球蛋白G 3和免疫球蛋白G 4(小鼠4个亚类是免疫球蛋白G 1、免疫球蛋白G 2a、免疫球蛋白G 2b和免疫球蛋白G 3)。其中免疫球蛋白G 3γ3铰链区含有62个氨基酸残基,具有4个重复γ1铰链区(15个氨基酸残基)的串连结构,重链间二硫键数量多,约10~15个,因此易被蛋白酶裂解半衰期也较短。

不同免疫球蛋白G 亚类的生物学活性有所差异(表2-3)。免疫球蛋白G 的半衰期相对较长,约为20~30天。免疫球蛋白G 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其固定补体的能力依次是免疫球蛋白G 3>免疫球蛋白G 1>免疫球蛋白G 2,在小鼠为免疫球蛋白G 2b>免疫球蛋白G 2a>免疫球蛋白G 3,人的免疫球蛋白G 4和小鼠的免疫球蛋白G 1无固定补体的能力。

表2-3 人免疫球蛋白G 不同亚类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比

性质 免疫球蛋白G 1 免疫球蛋白G 2 免疫球蛋白G 3 免疫球蛋白G 4
重链及其分子量(kD) γ1(52) γ2(52) γ3(58) γ4(52)
单体分子量(kD) 146 146 170 146
铰链区氨基酸数目 15 12 62 12
血浆中半衰期(天) 21~23 21~23 7~8 21~23
血清浓度(mg/dl) 800 400 80 40
固定补体 ++ + +++
结合FcR:FcγRⅠ

FcγRⅡ

FcγRⅢ
+++

+++

++

+

+++

+++

++
+

+

结合SPA + + +
通过胎盘 ++ + ++ ++

免疫球蛋白G的免疫作用

免疫球蛋白G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免疫球蛋白G 还具有调理吞噬、ADCC和结合SPA等作用。由于免疫球蛋白G 上述特点,免疫球蛋白G 在机体免疫防护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免疫球蛋白G 类抗体。应用对麻疹甲型肝炎等有免疫力的产妇或正常人丙种或胎盘球蛋白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能有郊地预防相应的传染性疾病。不少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LE因子(抗核抗体)以及引起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大都也属于免疫球蛋白G 。

化验

正常值

免疫比浊法、单向免疫扩散法: 脐带: 7.6~17g/L (760~1700mg/dl) 新生儿: 7~14.8g/L (700~1480mg/dl) 0.5~6个月:3~10g/L (300~1000mg/dl) 6个月~2岁:5~12g/L (500~1200mg/dl) 2~6岁: 5~13g/L (500~1300mg/dl) 6~12岁: 7~16.5g/L (700~1650mg/dl) 12~16岁: 7~15.5g/L (700~1550mg/dl) 成人: 6~16g/L (600~1600mg/dl )

化验结果意义

升高: ①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Sj?gren综合征(斯约格伦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 ②免疫球蛋白G 型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③肝脏病:慢性病毒性活动性肝炎、隐慝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等。 ④传染病结核麻风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病、淋巴肉芽肿、放射线菌病、疟疾锥虫病等。 ⑤类肉瘤病

化验取材

血液

化验方法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化验类别

免疫学检查 、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IgG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IgG》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