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

分类

小儿外科/骨骼肌挛缩症的手术

ICD编码

83.19

概述

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用于三角肌挛缩症的治疗。

骨骼肌挛缩症系指骨骼肌部分纤维化造成相应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肌群都可发生挛缩,其中一些病因比较明确,如缺血性、创伤性或肌内注射性,但有些病因仍然不清楚,一般将其称为先天性。Lloyd-Roberts和Thomas报道病儿在出生后不久因多次大腿肌内注射或输液引起股四头肌挛缩。国内马承宣1978年首次报道臀部药物注射引起臀大肌挛缩,并提出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这一诊断名称。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承认。即在婴幼儿期反复接受肌内药物注射,由于注射针头的反复机械损伤和药物的长时间化刺激,引起骨骼肌局部的创伤和化学性肌纤维炎,从而造成骨骼肌纤维化。但并不是每例接受药物注射的婴幼儿都发生骨骼肌纤维化,所以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对于没有明确药物注射史引起的骨骼肌挛缩,一般认为与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有学者报道有的为同胞姐妹,有的两代发病。在骨骼肌挛缩肌群中,最常见受累者为臀大肌,少数为三角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及股直肌等。当骨骼肌挛缩带形成后,将产生相应的关节功能受限。在治疗上,对于接受肌内注射的儿童进行早期被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其发生挛缩。但一旦挛缩带形成,则须通过手术松解才能缓解其临床症状

三角肌挛缩症多为肌内药物注射引起三角肌纤维化所致。临床表现可因三角肌挛缩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共同临床表现为双肩呈外展位,上肢不能与躯干靠拢,肩胛骨突出,肩峰凹陷并旋转畸形,三角肌表面可见皮肤凹陷,当肩关节内收时,畸形更为明显,三角肌的部位可扪及与肌肉纤维走向方向一致的挛缩带。肩关节除了内收明显受限外,其他活动无明显受限。挛缩严重者肱骨头可向前突出或半脱位。一旦确诊,应采取手术治疗。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40.1-1,12.40.1-2)

适应症

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适用于三角肌挛缩症影响肩关节内收者。

术前准备

1.仔细检查三角肌挛缩程度,记录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尤其肩关节内收受限程度。

2.X线片检查,了解肩关节的结构情况及有否骨性改变。

麻醉和体位

采取全身麻醉。病儿侧卧位,患侧向上,上肢置于身旁。皮肤消毒范围包括胸前、背后、颈前、颈后及上肢皮肤。消毒后将前臂包裹,以便术中检查肩关节活动。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三角肌表面皮肤凹陷处做纵形切口,其长度根据肌挛缩带的范围而定(图12.40.1-3)。

2.三角肌挛缩带松解

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三角肌挛缩带(图12.40.1-4)。用一大弯钳至挛缩带下方挑起,将其切断松解,并切除2cm左右挛缩组织,以防止术后粘连。在手术台上被动活动肩关节,尤其行肩关节内收活动检查,肩关节活动是否自如,三角肌内是否仍有挛缩带,如有挛缩带,必须彻底松解,直到肩关节活动无受限为止(图12.40.1-5)。

3.闭合切口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皮下及皮肤。

术中注意要点

行三角肌挛缩带松解时,不能损伤在三角肌后缘中点紧靠肱骨外髁颈处穿行的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

术后处理

1.肩关节用绑带包扎上肢,靠躯干固定2周。

2.术后2~3周开始练习肩关节活动。

并发症

1.头静脉损伤

显露三角肌内侧缘时,若不小心则容易损伤头静脉

2.腋神经损伤

松解三角肌后缘挛缩带时,容易损伤腋神经。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三角肌挛缩症松解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