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菔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olms-Laubachia pulcherrima Muschl.

【药 名】:丛菔

【拼 音】:CONGFU

【来 源】:为丛菔属科植物丛菔。

【功 效】:清热解毒祛风热、熄肝明目。

【主 治】:治咽疼、乳鹅疮、肺热咳嗽感冒发热肝经风热所致耳鸣头晕目眩、目赤流泪等。

性味归经】:辛,凉,有小毒。入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5克。

【别 名】:索鲁卡鲁(藏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拉丁名】:Solms-Laubachia pulcherrima Muscbl.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地理分布:产四川(德格)、云南(丽江、中甸)。据文献记载产西藏,但未见标本

生 境:生于草坡、河边、石灰岩的石缝中,常见,海拔 2800一3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属中文名:丛菔属

属拉丁名:Solms-Laubach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木,高4-14厘米。根粗壮,直径8-15毫米。茎多分枝,被紧密宿存叶柄,基部宽达1厘米,灰白色。叶多数,狭长椭圆形,长2-3.5厘米,宽3-6毫米,顶端锐尖,基部楔形,下面及边缘被短柔毛;叶柄长约1.2厘米,基部扩大呈翅状,宽达1厘米。花顶生,多数;萼片条状披针形,长约8毫米,宽约2毫米,背面被短柔毛;花瓣蓝紫色或白色,倒卵形,长18-20毫米,顶端钝圆或微凹,芳香;柱头头状。长角果未见(据文献记载,长角果镰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8一12毫米;果梗长1.5-2厘米。种子每室2行,5- 8粒)。花期5一7月。  

本属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呈垫状。根粗壮。茎多分枝,具残留的叶痕,革质或草质。叶呈莲座状丛生,具叶柄;叶片狭长椭圆形,倒卵形、圆形或匙形,全缘,两面均被毛或近无毛。花葶2至多条,自茎顶部抽出,各具1花,稀总状花序。萼片背面被毛;花瓣蓝紫色、白色、紫红色或带淡黄色,基部具爪;雄蕊6,稀2或4,花丝基部呈翅状,分离;子房被毛或无毛,胚珠2-10,柱头头状或2浅裂。长角果通常狭卵状披针形,果瓣扁平,具脉,被毛,花柱宿存,具果梗。种子近圆形,表面具附属物或平滑。花期5-7月,果期7—8月。多种属。其中有些种为药用,全草治肺病止咳补气血。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丛菔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丛菔》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