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首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概述

乳首为乳中的别名,见《普济方》。

乳中为经穴名(Rǔzhōng ST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乳指乳头,中即正中,穴在乳头正中,故名乳中。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

乳首的别名

乳头(《圣济总录》),乳首(《普济方》),当乳

出处

《针灸甲乙经》:乳中,禁不可刺灸

穴名解

乳指乳头,中即正中,穴在乳头正中,故名乳中。

乳即乳房。中,指中央。穴在乳头正中,故名。

所属部位

乳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乳中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乳中位于胸部,乳头中央。

乳中位于乳头中央,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

乳中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乳中穴的位置(肌肉

乳中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取法

乳头正中央。此穴不针不灸,只作为胸腹部取穴的定位标志。

仰卧位,当乳头正中取穴。

穴位解剖

乳中穴下为皮肤、输乳孔、输乳窦、输乳管、腺组织胸大肌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乳房皮肤的神经分布来自锁骨上神经的分支及第3、4、5肋间神经前皮支的乳房内侧支和外侧皮支的乳房外侧支。该处皮肤还有汗腺、皮脂腺平滑肌(以环形纤维为主)。交感神经纤维随外侧动脉和肋间动脉入乳房,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及腺组织。

乳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乳中有调气醒神的作用

癫痫俱用灸,治目病则放血。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乳头,厥阴肝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由此推之,治目病可并取光明,调月经可并取日月。但一般为取穴标准,禁忌针灸。

刺灸法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标志。《针灸甲乙经》说:“禁不可针灸,灸剌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

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禁刺灸。

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

备急千金要方》:乳中,禁不灸刺。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乳首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乳首》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