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疸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劳疸的治疗

劳疸治宜补肾消瘀为主。方用减黄丹小菟丝子丸硝石矾石散等。

概述

劳疸(sex jaundice)为病证名。又称女劳疸。是指肾气虚衰,以发热恶寒,身黄,额黑,腹胀小腹满小便不利大便或黑或溏等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和《备急千金要方》所列五疸之一。

劳疸的病因病机

劳疸多因房劳伤肾,瘀血内阻所致。

劳疸的症状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疽。”

症因脉治·黄疸论》:“劳疸之症,发热恶寒,膀胱急,小腹满,身黄额黑,足心热,大便或黑或溏,腹胀如水。”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为病名。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代亦称黄瘅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针灸可作配合治疗。

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

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

详见条。

治疗劳疸的穴位

治疗劳疸的方剂

治疗劳疸的中成药

劳疸相关药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劳疸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劳疸》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