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乙胺嘧啶中毒
来自中医百科
乙胺嘧啶,又名息疟定,为疟疾预防药物。系白色结晶粉末,无味而微香,故小儿易误服。
用于预防疟疾时,剂量为25mg/次,1周1次,用于抗复发治疗,剂量为50mg/次,1日1次,连服2天,极量0.1g/d,0.2周。
1.毒理乙胺嘧[啶在肠内吸收较缓慢,吸收后排泄也缓慢,口服根据C14标决的化合物试验,猴最初5天尿中排泄约80%。
其毒理量大于正常用量的4-5倍,6岁以下儿童有顿服50-100mg而中毒致死者。
2.临床表现服药后一般1/2-6小时出现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胃部烧约感,腹痛、口渴、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视力模糊、心悸,严重中毒病例可有高热、呼吸急促,惊厥、瞳孔散大、迅速昏迷,并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
3.治疗
(1)中毒后立即催吐、洗胃。
(2)静脉输液。
(3)对症治疗。
(4)有报道用大量阿托品对抗乙胺嘧啶中毒有效。
参看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医院药学/乙胺嘧啶中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