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厚朴.jpg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性味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还能加入癌症药物中。

药性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本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本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伤寒论》)。

3.痰饮喘咳。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辛苦温燥湿,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鉴别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栓皮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栓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 (根朴) :为主根及支根的皮,厚3~5mm,形状不一,有卷筒状、片块状、羊耳状等;细小很皮形弯曲如鸡肠,习称“鸡肠朴”。外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色。质稍坚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 (枝朴) :呈单筒状,长10~20cm,厚1~2mm。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厚朴鉴别.jpg


炮制

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姜厚朴:取生姜切片煎汤,加净厚朴,与姜汤共煮透,待汤吸尽,取出,及时切片,晾干。(每厚朴100斤,用生姜1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厚朴,要用紫色味辛为好,或丸散,便去粗皮,用酥炙过。每修一斤,用酥四两,炙了细锉用;若汤饮中使,用自然姜汁八两炙,一升为度。

附方

①治腹满痛大便闭者: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

②治久患气胀心闷,饮食不得,因食不调,冷热相击,致令心腹胀满:厚朴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为度,捣筛如面。以陈米饮调下二钱匕,日三服。亦治反胃,止泻。(《斗门方》)

③治脾胃气不和,不思饮食: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净)二两半,甘草(炙)一两半,苍术(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两,陈皮(去白)二两半,上四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枣子同煎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或杵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盐汤嚼下,空心服。(《博济方平胃散)

④治因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痰涎郁结,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茯苓四两,半夏五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生姜七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易简方》四七汤即《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⑤治虫积:厚朴、槟榔各二钱,乌梅二个。水煎服。(《保赤全书》)

⑥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朴等分。上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鲍氏小儿方》)

⑦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朴三两,黄连三两。锉,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细服。(《梅师集验方》)

别名

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厚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厚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