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有反治法作用的穴位

概述

反治法为治法之一。又称从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称)。指针对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正治法发生格拒的情况,采用与表面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与常规相反方法。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有些复杂严重的疾病,其外在表现往往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甚至出现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在治疗时就要透过现象观察其本质,采用与其外在表现相同而与其本质相反的措施去治疗。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医门法律》:“从者反治,辨之最难。”临床上的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属反治法。

热因热用

热因热用为反治法之一。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之法。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躁口渴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躁、口渴是假热,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加猪胆汁煎汤冷服

寒因寒用

寒因寒用为反治法之一。指治疗真热假寒的方法。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热服

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为反治法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脘满腹胀命门火衰所致的尿闭症,气虚血枯、冲任亏损所致的月经不通等,应分别采用补脾、固肾、养血等方法治疗。

通因通用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证。通泄的病证,一般应采用固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通”,而本质是瘀热或积滞的病证,则不但不能温补固涩,反而要通利,故称。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瘀血停积引起的血崩,应分别采用通利小便破血行瘀的方法治疗。《类经》:“火热内蓄,或大寒内凝,积聚留滞,泻利不止;寒滞者以热下之,热滞者以寒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

有反治法作用的方剂

有反治法作用的中成药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反治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反治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