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囊膜切开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后囊膜切开

后囊膜切开的别名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晶状体后囊切开术

分类

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

ICD编码

13.9 01

概述

随着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不断普及,术后后囊膜浑浊的处理日渐成为引人注目的临床重点课题之一。据报道,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随访2~3年中,有28~43%发生后囊浑浊,需做后囊膜切开。

术后早期即出现的所谓纤维膜、呈灰白色或陶瓷样浑浊,可能与术中残留晶状体皮质有关;而术后数月至数年发生者,多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移动有关,并呈特殊的囊泡群样外观,称Elschnig珠。病理学检查发现,增殖的上皮细胞源于前囊膜残片。这一事实也证明,手术中后囊膜抛光无益于延迟后囊膜浑浊的发生。而广泛的前囊膜切开,使前囊膜残端距视轴区更远,有助于延迟视轴区形成增殖膜。后囊膜皱褶是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常见的合并情况,大多数发生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皱褶与晶状体襻所在子午线方向一致。如不合并浑浊,可不影响视力。但较广泛的波浪状皱褶也可引起病人视物变形、闪光等主观症状,甚至视力明显下降。

术后炎症反应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或术中残留皮质较多,可造成虹膜囊膜粘连,反应性色素上皮增殖并迁移到后囊膜表面,形成致密浑浊,将严重影响视力。这种情况也可以发生在术后前房出血吸收以后。

麻醉和体位

在一般情况下无需麻醉:如使用接触镜,则需局部表面麻醉后,置特别接触镜;在极特殊情况下,如眼球震颤,可做眼球后麻醉。

手术步骤

如果瞳孔已足够大,可不必散瞳;如果瞳孔小,估计会影响操作,则于治疗前适当散大瞳孔。但因一些情况影响瞳孔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散瞳后,故散瞳前必须确定视轴区及周围参照标志。

从最小能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出现切割效果。对单纯性后囊膜浑浊,单脉冲能量1~2mJ是合适的。能量过大,虽切割效果亦更显著,但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愈大。

切开一般从正中或靠上方12点时钟位开始,依次以蚕蚀方式向下、向内、向外扩展,使之成圆形切开(图8.13.8.1-1)。避免开罐式环形切开,因为它可产生大块碎片置留于前房,引起严重的术后反应。

在有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存在时,治疗前必须仔细检查,确定晶状体后表面与后囊膜间的距离,以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治疗中准确聚焦,使用小能量是避免人工晶状体损伤的重要措施。此外,治疗从上方开始,也可以减少由于不适当能量造成视轴区晶状体后表面损伤的机会。另一种减少晶状体损伤的方法是聚焦于囊膜后面(玻璃体中),但必须使用相对大得多的能量,以产生足够强的冲击波

后囊膜切开大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致密且完全浑浊的后囊膜,尽管做一小直径的切开,也可获得较清晰视力;而对于半透明,或仅为后囊膜皱褶者,小直径切开,会因切开周围的半透明区干扰而影响视力预后。此时,做一与瞳孔相当大小的切开是适宜的(图8.13.8.1-2)。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激素抗生素局部点眼,以减少局部反应。部分病例术后可有一过性眼压增高,故术后测量眼压是必要的。眼压增高一旦超过基础眼压0.667kPa(5mmHg)以上,则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一般给予0.5%Timolol,必要时给予醋氮酰胺片口服。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后囊膜切开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后囊膜切开》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