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喉部分切除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别名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

分类

耳鼻喉科/喉手术/喉咽、喉及颈部食管癌的手术/喉部分切除术

ICD编码

30.1 01

概述

以喉正中为界,将喉患侧甲状软骨板及喉内容一并切除,利用颈前带状肌或颈前皮瓣修复缺损的喉侧壁,即完成垂直喉部分切除术。

适应症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以下类型的声门癌:

1.单侧T2。

2.单侧T3肿瘤较小且表浅者。

3.单侧T1或T2,并颈部N1者。

4.拒绝放疗的T1或T2。

5.放疗后复发的T1或T2。

6.对放疗不敏感的T1或T2肿瘤(譬如疣状癌腺癌)。

禁忌症

1.T2向声门下扩展超过1cm。

2.声带已固定。

3.喉软骨受侵犯。

4.双侧杓状软骨受侵犯。

5.杓间区有癌病变。

6.环杓关节受侵犯。

7.喉前已有癌瘤穿出。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与喉裂开术相同。

2.应用纤维窥镜、录相喉镜或显微支撑喉镜充分检查喉、声门下区、环后区,并行组织检查。

3.术前留置胃管及尿管。

麻醉和体位

病人平卧、颈部术野消毒,铺无菌巾后,先在局部浸润麻醉行气管切开术。切开第3~5气管环、插入麻醉导管,在全身麻醉下施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可采取垂直或水平切口。垂直切口,颈前中线上自舌骨平面,下达胸骨上切迹。水平切口在环甲膜水平,从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到另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皮肤达颈阔肌下。

2.分离

向上和向下分离颈阔肌肌皮瓣,在中线分离带状肌并拉向两侧,此时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已显露。

3.剥离甲状软骨外骨衣

在中线切开外骨衣并沿患侧甲状软骨板上、下缘切开,用剥离子剥离外骨衣(图9.6.3.3.1-1)至一侧甲状软骨翼板的后外侧缘。

4.切除半侧喉部

先用尖刀横行切开环甲膜,用软骨剪从中线稍偏健侧剪开甲状软骨,并沿上、下缘向两侧剪开(图9.6.3.3.1-2),切除范围为患侧甲状软骨板(图9.6.3.3.1-3)。在中线垂直切开喉内软组织,拉钩牵开暴露喉腔,观察肿瘤范围,距肿瘤边缘5mm以上切除喉标本,包括室带、喉室、声带,必要时切除一侧杓状软骨(图9.6.3.3.1-4)。

5.止血

钳扎术野中出血血管予以结扎,渗血处压迫止血或电凝。

6.闭合喉腔

会厌根部向前缝合固定在舌骨上,然后将预先剥离之甲状软骨外骨衣复位,在中线与对侧声带前缘缝合,并缝合其周缘(图9.6.3.3.1-5,9.6.3.3.1-6),再用0号丝线将双侧外骨衣和带状肌在中线分两层缝合。

7.冲洗创口,放置引流管

彻底止血,用灭菌盐水反复冲洗创口,放入硅胶引流管,并用丝线固定之,再缝合皮下、皮肤。

8.放置气管套管

麻醉结束,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拔除气管内导管,放入气管套管。

术后处理

1.术后第2天更换敷料,检查创口。

2.应用抗生素3d。

3.拔除引流管,术后48h引流物减至每天少于10ml,可拔除引流管。

4.术后第2天开始鼻饲。

5.术后第7天创口愈合良好时可拆除缝线。

6.拆线当日可拔除鼻饲管,经口进流食。

述评

1.出血 新鲜血液从气管套管涌出,多为血管结扎线脱落,应紧急打开创口检查甲状腺峡部和喉上动脉末端,予以结扎止血。

2.皮下气肿 气管切口皮肤缝合过紧,常造成皮下气肿,自颈部始延及下颌、面部、上胸部。一旦发现皮下气肿,拆除皮肤缝线1~2根,气肿可逐渐消失。

3.创口感染 术后3~5d发现切口皮肤发红、肿胀,乃至有少许分泌物流出,为创口感染的表现,加强创口引流和勤换敷料,感染可以控制

4.喉软骨膜炎 局部创口引流,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5.喉狭窄致声门功能不全,呼吸时出现喘鸣

6.声门闭合不全,有误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垂直喉部分切除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经典原文。